据上观新闻报道,今年8月,广州东站因“禁售泡面”引发热议,评论区却意外“跑偏”。有网友表示,相比在高铁车厢内闻泡面的味道,他们更难接受的是,在高铁站台等车时,旁边有乘客在站台吸烟。对此,12306官方工作人员回应称:“高铁车站站台多为露天环境,目前尚无统一禁烟规定,车站通常会设置专门吸烟区和灭烟设施。”此番回应一出,立刻在网友中引发热烈讨论,不少人直言支持高铁站台全面禁烟,也有网友觉得,全面禁止吸烟不合适,不如设立吸烟点或者吸烟室,来解决露天环境抽烟的问题。
观点碰撞
甲方
高铁站台应全面禁烟
◎ 本报特约评论员 苑广阔
目前许多高铁站台早已不是传统站台的完全敞开形态,多数站台上覆盖顶棚,侧立密集车体,在此环境中,烟草烟雾盘旋难散,将如此环境草率归为“露天”,是对事实与公众体验的双重漠视。
这场站台禁烟之争正尖锐叩问:在效率至上的交通枢纽中,个体健康权利应居于何种地位?当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狭路相逢,公共政策的天平应向哪端倾斜?笔者认为,公共利益绝非不同诉求的简单相加,而是建立在基本健康权保障之上的价值共识。站台作为过渡性空间,常被管理者放任某些不文明行为的野蛮生长。烟雾缭绕的站台,恰似公共伦理的试纸,测量着社会文明的含金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公共场所禁烟,今年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也对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作出要求。高铁站台作为典型的人流密集公共场所,其禁烟的合规性毋庸置疑。铁路部门应当以此为指引,将铁路站台纳入无烟版图,回应舆论关切。
乙方
不应在“禁烟”与“不禁”之间二选一
◎ 本报特约评论员 何勇
一些网友呼吁高铁站台禁烟,这样的诉求可以理解,大众苦吸二手烟久矣。然而,高铁站台全面禁烟操作起来困难重重,高铁站台“一刀切”禁烟很容易引起吸烟旅客的抵触情绪,可能逼得他们躲在角落之处违规吸烟,甚至可能造成群体对立,引发矛盾和纷争。
众所周知,高铁车厢和高铁站候车厅已全面禁烟,而高铁站台并非完全封闭,不同于室内,更不同于密封的车厢。对于吸烟旅客来说,在高铁站台吸几口烟是烟民旅客缓解烟瘾的唯一机会。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连高铁站台也全面禁烟,吸烟旅客还能去哪里找寻片刻的放松?
实际上,高铁站台控烟并非只能在“禁烟”与“不禁”之间二选一,而是应不断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在保障公众健康权益与满足部分旅客合理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在这点上,完全可以参考绿皮火车吸烟区、机场吸烟室的有效经验,在高铁站台设置明确的“吸烟区”,专供吸烟旅客吸烟,作为“禁烟”与“不禁”之间的一种“缓冲区”,这既避免了广大旅客吸食二手烟,又充分顾及了吸烟旅客的吸烟需求,实为“两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