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薄雾轻笼在四川宜宾三江新区罗龙街道金竹岩千亩瓜田,清甜的瓜香悄然弥漫。这片沃土承载着乡亲们的致富梦,也曾面临现实的困扰,老经验跟不上科学种植;瓜熟蒂落时,人手短缺令人心焦;品质上乘的金竹西瓜,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乡亲们常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是解忧的“贴心娘家”。
一把“金钥匙”,解锁科技兴农路。“专家讲得透,咱听得懂。”老农张伯在瓜田感慨道。针对技术短板,罗龙街道牛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化身“科技红娘”,将农艺专家请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十余场种植课在金竹片区开讲,选种、施肥、修枝、土壤管理专家手把手教,乡亲们围拢细听。这把“金钥匙”成效显著:金竹岩5个村2000多亩瓜果完成提质升级,瓜更甜、品相更好;其中牛角村村集体公司700多亩瓜果园也实现精细化管理。科技的甘霖,让金竹岩这片沃土焕发了新活力。
一场“及时雨”,浇灌守望相助情。“看着熟透的瓜,采摘人手不够,心都揪着。”种植大户李婶回忆说。农时贵如金。关键时刻,文明实践站吹响“集结号”。一声倡议,党员带头,助耕助农文明实践小分队纷纷响应,春耕夏管,田间多了互助身影;秋收采摘,田埂上欢声笑语伴着瓜香。据统计,关键农时累计50余次这样的守望相助,参与助耕助农实践队超500人次。大家齐心协力,确保每颗瓜果在最鲜甜时送达市场。这场“及时雨”,解了燃眉之急,更浸润出互帮互助的淳朴乡风。
一个“扬声器”,唱响金竹瓜品牌。好瓜如何卖出好价钱?借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融媒体中心资源,以新媒体赋能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在区融媒体中心直播间里,罗龙街道牛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当起代言人,对着镜头,用乡音朴实地讲述家乡土地的故事与瓜农匠心,精心拍摄的丰收景象,金竹西瓜的生态、美味在区级官媒、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加持下飞向千家万户。惠农政策也通过实践站广播、宣传栏及时传递。好产品遇上好故事、好政策,名声迅速打响,金竹西瓜这块金字招牌,在文明实践的精心擦拭下,熠熠生辉。
晨雾散尽,金竹瓜田沐浴朝阳。罗龙街道牛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准对接民需,有效破解产业发展难题,铺就了一条科技兴农、产业富民、乡风文明的振兴之路。金竹岩沁人的“甜”,是土地的厚赠,更是文明实践的种子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结出的共同富裕的甘美果实,生动书写着赋能乡村振兴的罗龙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