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伙伴”何以成刺眼风景?

    据上游新闻报道,近日网友发帖称,在山东泰山南天门索道入口处悬崖上,堆积着大量被随意丢弃的登山杖,远远望去格外刺眼。网帖配发的视频画面显示,一名清理人员系着安全绳,沿着陡峭的岩壁小心移动,用手和工具将散落在岩石缝隙中的登山杖、塑料包装等垃圾一点点收捡上来。在清理点下方,已经堆成一片的登山杖杂乱散落,颜色鲜艳,与周围的青山绿植形成强烈反差。

    编辑点评:大量登山杖散落岩壁,刺眼更刺心。将用毕的登山杖随手一抛,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反映出游客文明素养的缺失。“无痕登山”应是每位游客的自觉行动。

    景区管理也需反思。山岳景区中登山杖乱丢现象并非个例,除泰山外,厦门天竺山等景区也被报道出现过类似情况。面对此类情况,景区山下是否设置了便捷回收点?是否有清晰提示或人性化的以旧换新机制?被动清理险象环生,何不主动从源头上减量?

    治理此类“顽疾”,需双方合力。于游客而言,需换位思考,将“无痕旅游”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动带走垃圾,是对大自然最基本的尊重。于景区而言,则需将管理环节前移:可考虑建立登山杖的以旧换新或回收奖励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监控与提醒;与环保组织合作,开展公益清理与宣传行动,激发游客的环保自觉。

    唯有文明素养提升与精细化管理并行,才能让泰山永葆庄严美丽,不再为“杖”所困。(黄祎鸣)

当前:1版(2025年09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