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看视频
8月31日18时30分,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湿地公园砚台广场上人来人往,太和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办公室副主任吴磊、急诊医学科护士长刘静夫妻俩已支起了简易地摊。
“咱要是遇到有人噎住,脸憋得通红,可别慌!”吴磊用方言讲解着海姆立克急救法,刘静则用拳头抵在吴磊肚脐上两指宽处,跟着讲解一步步演示,“使劲儿往怀里、往上冲,一下、两下……直到把卡住的东西弄出来。”现场,有人举着手机录像,有人跟着模仿,暮色里的“急救地摊”暖意融融,吸引了30多位市民驻足观看。
今年是吴磊、刘静夫妻俩摆“急救地摊”的第九年。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经历过太多因无人施救让生命逝去的瞬间。特别是2017年,医院接诊的一位溺水垂钓者,虽被及时打捞,却因现场无人会心肺复苏,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如何让“第一目击者”成为“第一施救者”?夫妻俩决心把急救课堂从医院“搬”到街头,开始“摆摊”教学。
“有人说我们作秀,有人以为我们搞推销,有人觉得我们是卖人体模型的……”最初在沙颍河岸边摆摊时,路过的人质疑声不断,近一个小时摊前无人问津。直到一位大爷犹豫着过来问道:“收费不?”得知是免费,老人才留下。夫妻俩一边解释着自己的身份,一边进行急救演示。吴磊说:“只要有人学,就有可能挽救生命,哪怕只有一人学会,都是值得的。”
此后,周末或节假日时,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的“急救地摊”总会出现在公园、广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夏天他们避开烈日傍晚出摊,冬天就找背风处。为让不同人群学会急救知识,他们花了不少心思:教孩子玩“石头剪刀布”,赢了上台练习;对老年群体,则用方言教学;他们还自掏腰包购买呼吸隔离膜等防护用品……夫妻俩配合默契,将生动实用的救护知识讲进了群众心里。
家人起初也抱怨他们“瞎折腾”。夫妻俩没有辩解,而是带着7岁的小儿子一起出摊。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不仅学会各类急救技能,还会主动帮忙摆摊收摊,通过自身所学影响身边同学。“现在,家人都觉得做这件事情是很有意义的!”吴磊说道。
2019年,太和县组建了“太和县公众急救培训中心”,吴磊夫妇主导其日常运作,依托“1367”急救管理模式,将零散教学系统化,形成覆盖公众、医护人员、基层医疗机构的立体化培训体系。目前已开展300多场培训,10万余人学会急救技能。
从被质疑到被认可,吴磊夫妇用专业和坚持带动更多人学会急救技能。2021年,学员钱胜利用所学的急救知识救活了一名溺水儿童;2023年,学员周飞成功抢救一名心脏骤停的路人;2025年,学员王志会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下了卡喉女孩……据不完全统计,接受过“急救地摊”培训的学员,已在危急关头成功施救20余名遭遇溺水、突发心梗等情况的人员。吴磊说:“每当看到我们的学员出手,都感到特别欣慰。”
“以前觉得救人是医生的事,现在知道普通人也能帮上忙。”学员王志会感慨地说道。也正是这样的一份份反馈,汇聚成了吴磊和刘静的不竭动力。
吴磊说:“下一步,我们将把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系统化、实战化的专项培训,让基层医务人员成为扎根农村的‘急救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