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上树”,丢的是消费者信任

    近日有网友发现,在良品铺子电商平台一款“四粒红花生”的商品详情页中,花生果实悬挂枝头,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另一张图片则被指背景中的花生地像玉米地,还出现了收割机在收割花生的场景。8月28日,良品铺子回应称,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由于工作疏忽,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从而引发了不必要的误解和讨论。

    编辑点评:AI技术不应成为企业敷衍了事、虚构场景的“遮羞布”。良品铺子将错误归咎于“工作疏忽”,但真正的问题是企业宣传内容审核环节的严重失职。

    电商平台上,商品详情页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食品企业的宣传事关消费者信任,如果连知名品牌都放任AI随意生成脱离实际的素材,那么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又该如何取得消费者信任?企业又将如何维护品牌形象和保持长期积累的公信力?

    值得警惕的是,此类“AI造假”并非个例。随着生成式AI广泛应用,不少企业为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滥用AI技术替代实拍,导致一些违背常识的宣传内容出现在公众视野。AI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不能替代专业严格的审核机制和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

    技术可以创新,但产品必须真实;营销可以生动,但底线不能突破。良品铺子应该补上的不仅是图片审核流程,还有对消费者、对事实的敬畏。(黄祎鸣)

 

当前:1版(2025年09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