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街道党工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打破传统工作例会“念文件、传精神”的单向模式,创新推出“下沉赋能、联动共治”的社区工作新模式,让社区工作真正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打破惯性思维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过去,社区工作例会多停留在“街道讲、社区听”的层面,街道部署与基层需求存在“温差”。而社区工作例会新模式,即每周选定一个社区召开工作例会,每次例会邀请10个社区的书记、副书记及该社区小区党支部书记共同参与,推动街道思路理念“一贯到底”、基层声音诉求“上传畅通”,确保“街道—社区—小区和驻地单位”三级有效联动。
完善联动机制 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议题从基层来。会前由各社区、小区党支部提前收集驻地单位需求、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街道梳理后确定核心议题。桃南一社区第一党支部与纺研所小区党支部,积极收集群众诉求作为议题,通过多次议事协商成功解决了小区枯树树枝断裂老旧问题,为居民消除了安全隐患。
参与向基层沉。例会不仅有街道干部、社区书记,还邀请小区党支部委员、驻地单位负责人、居民代表“面对面”参会,大家围坐一起摆问题、议对策,让基层声音真正“被听见”。
经验在基层传。设置“社区经验分享”环节,让各社区晒出特色做法。新建南路一社区介绍了“红色物业联动”模式,让其他社区直接“拿来就能用”。
彰显实践成效 提升基层治理活力
通过常态化交流,街道和基层工作者跳出思维局限,学会用“社区引领”思路破解治理难题。老军营小区第二社区党委推行“三圈议事”机制,通过社区引领,构建小区、校园、商圈三个维度的议事平台,让“下沉赋能、联动共治”的社区工作新模式充分活起来。
小区党支部从“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参与”,驻地单位从“旁观者”变为“合伙人”。滨河东路第一社区在房屋安全鉴定中,发现部分房屋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对此,社区制定了专人专管的策略,全面摸排房屋情况,并积极与居民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