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所高校组成的3000人合唱团,这样唱响天安门
◎ 王燕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当《松花江上》的旋律响起,拉开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暖场环节奏唱抗战曲目的序幕。

    天安门广场上,3000人齐声高歌的旋律激荡人心,军乐团雄壮的铜管乐声威震苍穹,成为当天活动的亮点之一。本次纪念大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40所首都高校的3000名学生组成合唱团,共同演绎了《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歌曲。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姿态,唱响青春旋律,彰显青年风采,为祖国献礼。

    千人之声如一人

    大学生唱出赤诚信仰

    烈日下汗水浸透衣衫,反复磨合无人言弃;深夜里灯火通明依旧,只为将节奏锤炼至毫厘不差;更难忘的,是从分区合练到三千人声若一体的震撼升华——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场意志的淬炼。这是合唱团成员、中央财经大学学生王美宁几个月训练以来最深刻的感受,她激动地表示:“每一次气息的凝注,每一次情感的迸发,都让我们愈发深刻体会到——千人之声如一人,靠的是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与融入血脉的赤诚信仰!”

    合唱团的成员们有着各种红色“基因”:有的来自革命老区,有的既是大学生也是退伍军人,有的有多次参加重大活动的经历,还有学生的祖辈们曾参与抗日战争。这些红色基因,在青年们心中埋下了传承红色精神的坚定信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赵博谦曾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是群众游行方阵“祖国万岁”中的一员。与那次活动相比,他表示本次合唱活动训练强度不减,爱国情感再次升华,崇高的使命责任感更铭记于心。他说,在军乐团排练时,成员们往往要在炙热的太阳下站立三四个小时,忍受着豆大的汗水不断滑入眼睛的不适。“为了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会将自己想象成一名军人。我希望可以代表好当代青年大学生,歌唱出青春热血。”在艰苦训练的同时,赵博谦也感受到了集体带来的温暖与关怀。“在五月的一次排练后,学校老师为我们几名同学准备了一场生日庆祝,让我很感动。在同伴的鼓舞中,我感受着集体的力量,深刻体会‘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内涵。这份在成长中建立的坚实友谊,也成为了我们青春的珍贵注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退伍大学生士兵吴洋洋曾参加过2023年中部战区“逐梦联合为打赢”文艺调演。再一次参加重大合唱活动,看着军乐团的战友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入场,听着嘹亮的口号声在营区回荡,往昔的军旅岁月瞬间涌上心头。她表示:“这次训练得到了军乐团老师们的细心指导,他们身上坚强的意志、澎湃的激情深深鼓舞着我,也让我在训练中时刻保持着昂扬的斗志。”

    从仲夏到初秋,三千名合唱团成员们用百余天的拼搏进取,换来了在天安门广场上万无一失的精彩呈现。

    “行走的排练”变成大思政课

    激昂的音符变成滚烫的记忆

    成功的路上从没有捷径可走。连续几个月高强度的训练,需要学生们内心有强大的精神支柱。

    首都师范大学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开展音乐情景党课、红色观影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8月30日下午,学校邀请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先生的孙子欧阳维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入校为分指挥团队开讲思政课。“通过思政引领,给予同学们精神能量,保证他们在指挥的时候,有最精准的技法、最饱满的情感、最坚定的信念。”焦琳说道。

    同样,在排练期间,各高校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大思政课,引领合唱团师生在深度领悟中筑牢爱国担当。北京联合大学合唱团师生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后,学生赵大明表示:“这次‘行走的排练’把乐谱上 的音符变成了滚烫的记忆——许多歌曲不再只是曲目,而是民族危亡时的怒吼。激励我们用更精准的节拍、更饱满的情感练好、唱好!”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郭雨航特别感谢学校的带队老师,觉得他们是活动中的“无名英雄”,从行程安排到生活照料,从情绪疏导到问题解决,全程参与却从未有过上场机会。这份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正是学校思想引领工作中“责任与担当”的鲜活教材。也正因如此,当个人考试与集体训练任务冲突时,郭雨航毫不犹豫选择坚守集体。郭雨航动情地说道:“其实,不仅是我们这支队伍,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人,都在各自岗位上践行着学校思想引领的要求——我们如同庞大工程里的一颗颗‘螺丝钉’,因共同的目标而凝聚,因坚定的信念而坚守。”

    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中央财经大学学生李觐屹,在这次合唱经历中深刻领悟到红色文化是流动在青年血脉中的生命张力。学校成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青年红色领学示范宣讲团。合唱团中的四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以及多次参与国家重大活动的队员作为首批宣讲员,为同学们开展“音乐思政课”“场馆思政课”等活动。李觐屹表示:“正如《黄河大合唱》中那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而我们的歌声,必将让抗战精神的火炬永远燃烧!”

    通过参与本次纪念大会,学生们获得的不止于技艺层面的提升,更是一场直击心灵的精神洗礼,堪称一堂鲜活立体的大思政课。学生们能沉浸式感受活动背后蕴含家国情怀、时代精神与文化内涵,在亲身经历中深刻理解责任与担当,自觉传承优秀精神与文化力量。

 

当前:A2版(2025年09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