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精品化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今年8月,南方都市报举办的以“探路网络微短剧精品化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上,产业链各环节的代表们认为,伴随着微短剧备案政策落地、专业影视团队的入局,微短剧精品化已经成为了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年近60岁的演员姚小艺说,之前他参与了西影传媒携手浙江卫视、抖音联合打造的精品网络短剧《南辕北辙的我们》的拍摄,该剧主线讲述的是当代年轻人返乡创业的奋斗历程,整部剧的拍摄要求和拍摄质量都不输给一些长剧甚至电影。
回顾微短剧行业的发展历程,其从诞生之初似乎就难以摆脱“原罪”,但本质上,微短剧仅是一种内容表现形式,不应该因为对这一内容载体的偏见而迁怒至内容本身。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更应该从中老年向“甜宠”微短剧爆火的现象背后,看到长久以来一直被忽视的中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和消费需求。
有微短剧制片人介绍说,其实中老年人群正在逐渐成为微短剧市场的主力消费人群,只是之前他们一直属于被忽视的观剧人群。QuestMobile发布的《2024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显示,短视频APP行业为银发人群总时长TOP 1行业,占比高达35.1%,较全网用户市场占比高出了5.2%。其中,微短剧因内容简短易懂、操作简便等特点,微短剧类应用受到银发人群的青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银发人群对微短剧的消费需求巨大,与其一味“禁止”,倒不如对中老年题材向的微短剧加以正确引导和规范,让中老年群体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好的文艺作品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为晚年生活增添幸福感。此外,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围绕中老年群体需求去发展“银发经济”,也能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而微短剧作为近年兴起的并深受中老年群体喜爱的内容表现形式,或许能为“银发经济”的具体实践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样本。
近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针对中老年题材微短剧发布了管理提示,当中就提到,鼓励塑造善良慈爱、智慧豁达、勇敢自立、老当益壮的中老年人物形象;鼓励立足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社会和谐的主题,创作关照中老年群体生活困难与心理困境的作品;鼓励创作表现新时代中老年人老有所为,为家庭文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贡献“银发力量”的故事。(据《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