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小便门案” 警示父母要管好“熊孩子”

    事件

    今年3月,一则海底捞火锅店内有人“向火锅小便”的短视频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而后,上海黄浦警方发布警情通报,对涉案的唐某(男,17岁)和吴某(男,17岁)作出了行政拘留处罚。近日,法院判决涉案者父母赔偿220万元,不少网友纷纷叫好。

    专家谈

    从社会效果看,本案判决告诫公众,监护人应承担对未成年人的行为监督和价值观塑造的首要责任,而未成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应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违法侵害他人权益将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朱晓喆)

    两名未成年人故意向原告火锅内小便并拍摄视频上传,致原告商誉受损,主观上分别具有故意、过失。二人构成侵犯财产、商誉的共同侵权行为。判令未成年人赔礼道歉,有助于未成年人认识错误、矫其行止,发挥教育惩戒功能,颇有必要。(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教授 金可可)

    微评

    父母承担赔偿责任背后,反映出监护责任的缺失。法院判决监护人“买单”,是对“养不教,父之过”的法理诠释。社会就是大学堂,孩子从小不好好管教,社会会替你管教。(网友)

    这个判决为放任“熊孩子”的家长,敲响一记警钟。父母作为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监督和价值观塑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网友纷纷叫好,也反映出大众对破坏公共秩序,损害他人利益行为的零容忍。此次事件也应引起社会的重视,注重加强未成年人教育,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评论员 向真)

当前:A1版(2025年09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