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文明新风润古城 内外兼修焕新颜
◎ 李玮 本报记者 卢瑶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九江市文明办供图)

    数说九江

    ● 全国文明村镇33个

    ● 全国文明单位35家

    ● “中国好人”59名

    ●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8人

    ● 全国文明家庭3户

    ● 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19人

    ● 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个、实践所216个、实践站2240个

    江西九江,古称浔阳、江州。因江而兴,因江而美。

    《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诗意仍在流淌,九江的初秋已铺开文明画卷:甘棠湖畔垂柳镶金,身穿橙色马甲的清洁工轻轻扫过青石板铺就的道路;浔阳江岸边的分类垃圾桶整齐排列,斑马线前车辆静候礼让……这座踩着诗词韵脚行走的城市,正用文明为秋色注入暖意。

    “九江悠悠万古情,古人行尽今人行。”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国际湿地城市”,从“国家卫生城市”到“全国海绵城市”,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九江始终以砥砺奋进的干劲,在实干中提升、在拼搏中跨越。今年5月,九江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更让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近日,记者走进九江,探寻这座城市的文明与幸福之道。

    以德为魂

    好人善举提升城市温度

    8月27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在黑龙江伊春发布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父子接力守护红军烈士墓91载的九江市武宁县罗溪乡坪港村村民叶正会光荣上榜。

    1934年,红十六师团长蔡邦云在阳岩尖战斗牺牲,叶正会的父亲叶长和将蔡邦云安葬在坪港村,并每年为其扫墓。1985年叶长和去世后,叶正会就继承了父亲的使命。如今,75岁的叶正会仍然履行着“要世世代代守护烈士英魂”的承诺,默默地守护着这个红军烈士墓,还经常向村民讲述红军的故事。

    “我有两个心愿:一是找到蔡邦云的家人,二是继续宣传阳岩尖战斗英雄的故事。”获评“中国好人”后,叶正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他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着对英烈的敬仰与感恩之情,也让人们看到一个好人的坚持。

    好人好事的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城市文明的璀璨星河。近年来,九江全面挖掘选树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道德标杆,共涌现出“中国好人”59名,“江西好人”131名,“九江好人”247名,王中美、袁清山、陈杏莲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走进大众视线。

    九江通过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积极挖掘选树身边榜样,让善行义举口口相传,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出台先进典型礼遇办法,发放礼遇资金270万元、免费体检卡和公交卡1600人次,让“好人有好报”成为社会共识,让榜样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关爱。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能温暖一座城。广大市民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文明劝导、关爱困难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如今,漫步九江,文明风景处处可见:浔城志警的“红马甲”在校门口撑起“平安伞”,守护校园安全;九江供电的“小红帽”以专业服务温暖千家万户……6217支志愿服务队、70.72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

    以城为基

    点滴变迁夯实幸福根基

    晨光熹微,中百站批发市场已“苏醒”。记者走进其中,看到市场内的通道宽敞整洁,智慧电子屏实时跳动着价格与溯源信息;商品分区井然,生鲜区的冰台泛着冷气,蔬果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新鲜可口。
    曾经的中百站批发市场作为九江最早的商业贸易批发地,设施陈旧、管理混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023年,九江下定决心全面整治,如今市场面貌焕然一新,秩序井然,“烟火气”更加浓厚。

    创建为民,是九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不变初心。近年来,九江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神经末梢”入手,在“麻绳最细处”着力,持续推进城市环境改善,打造幸福之城,赢得九江群众点赞。

    “过去小区基础设施太差,小区环境更不成样子。现在,老旧小区大变样,我们住得舒心,也真切感受到创建文明城市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濂溪区十里街道德化小区居民陈先华感慨道。九江市文明办易本钰介绍,2021年至2024年,九江中心城区累计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56个,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实现质的飞跃。

    此外,九江还以一场场细致入微的改造,点亮大街小巷,温暖居民心房——浔阳区全面推进边街小巷、老旧小区、开放式小区及物业小区的亮化工程;九江经开区设立20万元专项经费,保障“亮灯”工作落实;柴桑区同步更换老旧小区老化电线,消除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全市已安装路灯2.2万余盏,覆盖681个小区,惠及居民超过8万人。

    无论是农贸市场升级、老旧小区改造,还是“照亮”工程,都只是九江按下城市更新“快进键”的一个缩影。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九江新建城市道路66.89公里,整治背街小巷123条;中心城区新增停车场48个、机动车泊位1.5万余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开放周末及夜间停车位9700余个;新建及改造城市公园类项目28个,让市民有地方逛、有位置坐……便捷与舒心已然成为九江人生活的日常。

    从照亮一盏灯到畅通一条路,从增加一个车位到拓展一片绿地,九江正用实打实的改变,书写更有温度、更具质感的民生答卷。

    “我们不仅收获了‘全国文明城市’荣誉,还要打造一个摸得着历史、洋溢着新风、享受着幸福的城市。”易本钰如是说。如今,九江正在中心城区发起“人人都是形象,处处体现文明”的城市文明建设行动,推进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的华丽转身,让文明之花在九江大地持续绚烂绽放。

 

当前:A1版(2025年09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