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来,贵州回龙小学100多名学生因篮球特长被录取
乡村教师带领孩子们用篮球开创新未来
◎ 本报记者 施华琼

扫码看视频

    9月24日傍晚,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的文化体育广场上,欢呼声此起彼伏,2025年兴仁市“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壹品学府杯”青少年篮球比赛首战正酣。20名回龙小学的少年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抢断、传球、上篮,动作利落……

    赛场外,39岁的乡村教师陈明目光紧紧追随着篮球的轨迹,偶尔大声地喊出几句指导。比赛结束,回龙小学男篮收获一胜一负,女篮拿下首胜。孩子们稳定的发挥,让陈明脸上难掩欣慰。

    回龙小学篮球队的组建,要从 14 年前讲起。2011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陈明调回母校回龙小学任教。面对学生缺乏体育活动、校园氛围略显沉闷的状况,他决心用打篮球的方式,陪伴这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我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总想着为他们做点什么。”陈明说。

    可陈明并非体育专业出身,学校又缺乏“小篮球架”。“标准篮球架太高,孩子投不进球容易失去信心。”心思细腻的陈明便自掏腰包买了4个“小篮球架”,又凑钱买书籍、零食当奖励,吸引孩子们来打球。有家长担心影响学习,他就一次次上门解释:“运动能锻炼身体和意志,我保证绝不会耽误他们的功课。”看到孩子们没有运动装备,陈明又自费购买了篮球、球衣等。

    渐渐地,跟着陈明打篮球的孩子越来越多。2015年,一个清晰的念头在他脑中浮现:“组建学校篮球队,带孩子们走出校门、开阔视野。”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回龙小学篮球队正式成立。每天放学后,操场便成了陈明和孩子们的“战场”——他从运球、防守开始教起,手机里存满了训练视频。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他只能晚上反复回看训练视频,第二天再“拆开揉碎”给孩子们讲解。

    最让陈明犯愁的,莫过于外出比赛的经费。为了不增加家长负担,他就找公益基金会申请器材,跑爱心企业争取资助,对接政府部门申请体育项目资金。10多年来,他累计为学校争取到近200万元社会资金支持,还在每年春节牵头组织“村BA”篮球赛,让篮球热潮席卷全镇13个村组。

    起初参赛,孩子们总是输球,有的孩子忍不住抹起了眼泪。“输不可怕,知道为什么输,下次就能赢。”陈明的声音温和却有力量,抚平孩子们心头的沮丧。他带着孩子们复盘比赛细节、去看高水平的比赛,不断提升孩子们的球技和自信心。

    2019年,球队第一次站上省级赛场,就拿下“小学篮球季”贵州赛区季军。此后球队一路披荆斩棘,在篮球赛事中屡创佳绩,至今已斩获3个州级、15个县级篮球赛事冠军,以及2个省级赛事亚军。

    如今,篮球成了回龙小学的“特色名片”。600多名学生加入篮球社团,实现了班班有球队、天天有训练、周周有比赛、月月有联赛。学校100多名学生因篮球特长被录取,6名女队员还受邀到陕西西安为中国女篮热身赛加油,得到国家队队员的鼓励。

    “篮球对孩子们来说,是有温度的陪伴。”陈明说,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篮球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今年8月,陈明获评“中国好人”,他说:“看着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

 

当前:1版(2025年09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