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写话教学 培育核心素养
◎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东木镇九年制学校 向鹏程

    “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进行了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教师可以将新课标提出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作为目标进行写话教学,指导学生会写话,写好话。

    一、书写感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认识和书写汉字语言的初级阶段,因此,教师应格外注重“写话”这一与语文密切相关的教学环节,从词语、句段中带领学生感受汉语文化的魅力。例如,在主题为“打扫卫生”的写话中,引导学生用上“辛辛苦苦”“井井有条”等形容人或者事物的词语,从AABB、AABC等格式上感受词语的趣味;在主题为“爱护环境”的写话中用上“清澈的小河像一面光滑的镜子”“花儿露出了笑容,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等句子,从生动的联想中感受语言表达的灵活。教师还可以借助写话这种书写集中性较强的活动,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汉字,引导学生在一笔一画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二、多种积累,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核心素养指向下的积累,可以通过阅读、观察和倾听等多种途径获得。首先,阅读是积累词汇最有意义的方式。学生可以从课外书中积累常用词语,如数字相关的“三心二意”“一心一意”“五花八门”等,描写心情的“心花怒放”“垂头丧气”“怒火冲天”等。其次,在教学看图写话时,教师可以创新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和积累。如面对一幅夏日荷花图,教师先提问:“图片中有哪些事物?”待学生回答“池塘、荷花、荷叶、露珠和青蛙”后,教师再进一步借助卡片出示“又圆又大、亭亭玉立、碧波荡漾、晶莹剔透、活泼可爱等”词语,让学生为词语和事物“找朋友”,搭配组合,从而起到积累词语的作用。最后,教师还应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一声鸟鸣、一片绿叶、一滴春雨等都可以成为素材。学生自己用学过的词语来描述它们,便可以加深印象,达到提高语言运用水平的目的。

    三、巧设问题,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设置引导式的问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看图写话教学中,切合的情境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要求写话的是一幅学生植树的图片,教师完全可以创设“植树”情境:“同学们,万物生长的春天到了,今天我们跟随红红、明明、东东一起去植树,为校园再添一抹绿色,哪位同学想去?”接着,可以通过前进式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例如,“植树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我们来给‘填土’‘挖坑’‘浇水’排序,确定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分别是什么?”学生确定好顺序后,再提出问题:“挖坑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填土的时候,一个人能完成吗?”“一棵树需要浇多少水呢?”植树活动结束回归情境,还可以提问:“树已经植好了,同学们觉得在植树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或者“植树可以带来哪些好处呢?”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启发式问题,一边为学生充实写话内容,一边积极地锻炼着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运用多种方式,落实好低年级写话教学,切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写话教学中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当前:3版(2025年09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