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看视频
9月27日晚,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晕开一片温暖的璀璨。当记者如约拨通李祎晴的电话,听筒那头立刻传来她清脆又爽朗的声音:“我刚忙完客服工作,正给‘白小七’添猫粮呢!”这个2000年出生的河北视障女孩,在浙江宁波独自生活了3年。她不仅把日子过出了满满的烟火气,更用短视频记录日常、传递正能量,单条视频点击量屡屡突破千万。
李祎晴,先天性全盲。虽然从未见过一丝光亮,但从小却在家人的鼓励下乐观生活。“挺难的,但没那么惨。”李祎晴说,父母总会带她出门参加聚会,也会大方地介绍她,所以她从小就爱出门。15岁时,李祎晴去外地上了高中,之后考上大学。在选专业时,她舍弃了大多数盲人大学生会选择的按摩专业,选择了学声乐。独自外出求学的经历,让她变得更加独立。
三年前,李祎晴离开老家到宁波生活。可对视障群体而言,独自跨省生活绝非易事。陌生的街巷、听不太懂的方言、出门时每一步未知的路况,都是横在面前的难关。但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把这些难关一一闯了过去。
李祎晴的工作是视障服务软件的客服,日常要处理大量售前售后咨询,核心要求是“及时响应、耐心沟通”。工作时,她面前的屏幕始终一片漆黑,唯有指尖在键盘上翻飞,敲击声清脆利落;用户的对话内容通过耳机同步传入耳畔,她一边听一边快速梳理需求、给出回复,整套动作流畅娴熟,工作效率不输视力正常的同事。
认真工作之外,李祎晴把生活也打理得有声有色。她学着做菜,还摸索出了一套“操作秘诀”:用计时器判断米饭是否焖熟,靠水的沸腾声感知火候,凭手感分辨调料瓶的位置。“刚开始也手忙脚乱,酱油倒多了让菜变咸,热油溅到手上疼得直跺脚,”她笑着回忆道,“但练得多了就顺了,现在炒几个家常菜没问题。”
两年前,李祎晴领养了一只猫咪“白小七”,“小七可乖了,听见我开门的声音就会跑过来,用头蹭我的手。”她说,即便看不见猫咪可爱的模样,也能通过触感和听觉,在心里勾勒出温暖的画面。
“不抱怨,只呈现,让大家看见真实的我们。”李祎晴用短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日常,上传至短视频平台向更多人分享。镜头里的她,总是落落大方、眼角带笑,或是手执盲杖独自走在人行道上,或是坐在桌前给“白小七”梳毛,或是在厨房翻炒菜肴……每一条视频都传递着让人安心的暖意和激励人心的正能量。
李祎晴的短视频账号有十万多粉丝。评论区和私信里,满是被她打动的声音。有人留言说:“以后再也不占盲道了,没想过原来会给你们带来这样的不便,很抱歉。”有人私信她:“我是抑郁症患者,看了你的视频,觉得自己还能变好,谢谢。”
还有视障孩子的家长找她倾诉心事:“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不知道要不要送盲校,有人说‘眼睛看不见,读书没用,不如学按摩’。”当时她语气坚定地劝告这位家长:“一定要送孩子读书,因为就算以后要学按摩,读了书才能成为懂理论、会创新的高级医师,而不是只会重复简单手法的人。”前不久,这位家长告诉她,已经联系好相关机构,准备送孩子上学了。
“原来我们也能拥有精彩的人生。”如今,越来越多视障者在李祎晴的影响下变得愈发独立,也愈发自信地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