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6时许,结束一天工作的宁波市民张靖,如同往常一样骑着小遛共享电动车回家。骑到小区附近的停车点后,她将车身摆正,与路缘成垂直后,才正式完成还车,结束计费。“如果不按要求摆放好,就无法在小遛的应用上完成还车环节。”张靖说,虽然这让她在还车时麻烦了点,但是当她看到城市里的共享电动车几乎都能保持整齐摆放的文明景象时,由衷地感到舒心和开心。
“这是我们联合国内专业技术企业,投入大量研发人员和成本研发的‘黑科技’——90°规范停车技术,用户不仅要把车停在规定区域,还要将车辆垂直马路牙子90°摆放整齐,避免车辆影响行人通行和市容秩序,助力城市文明建设。”浙江小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波说。
这样以数智技术推动文明行为的生活场景在宁波随处可见。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数智技术赋能,宁波的精神文明建设正不断向纵深推进、向全域深入。
10月8日,在鄞州区政府视频共享平台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全区情况一览无余,“天眼”之下不文明现象无所遁形。
“过去只能通过工作人员徒步巡查来发现不文明现象,不仅耗时耗力,还因为人力有限,覆盖范围小、发现问题不全面。现在,通过近1000个点位的AI算法布置,我们实现了对不文明现象的线上监测,本年度累计监测超110万次,检出事件超4万条。”宁波市鄞州区数据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和安全科科长周晖打开区视频共享平台向记者介绍。
依托鄞州区视频共享平台和算力算法中心汇聚的全区视频资源和视频分析算法服务,鄞州区文明办联合数据服务中心,打造AI算法场景,实现对城市不文明行为的智能识别与预警。不仅能精准识别杂物堆放、不文明养宠、垃圾暴露、非机动车乱停、占道经营等7类城市不文明场景,而且能深度分析精准定位出高频违规点位,每月形成情况分析简报,协助相关部门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宁波积极建设“数智+新时代文明实践”,引导市民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文明实践项目由党政部门的“单向供给”转变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点单制”“菜单制”“预约制”服务。
9月23日10时,鄞州区明楼街道和丰社区在社区专属小程序“荷蜂助手”的“活动广场”栏目发布了一条活动报名信息,很快,热情的居民就将活动名额报满。除了“活动广场”发布的创新活动,和丰社区的居民还能在“荷蜂助手”上点开“幸福学堂”,报名绘画、音乐、舞蹈、急救知识等社区常态化开展的特色课程;在“场地服务”预约和丰党群服务中心、百姓健身房、桌球房、舞蹈房等活动场地……
宁波市象山县依托“浙政钉”平台推出“幸福导航”家园服务,吸纳17家县级部门入驻,提供公益课堂、技能培训等21项服务,以“群众点单”服务模式,让百姓自己点宣传、点培训、点文艺,实现双向互动。
象山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幸福导航”平台面向象山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送服务65场次,完成艺术课堂、摄影讲座、送戏下乡等“点派单”10余项,惠及15万余人次。
不仅如此,宁波还在全市层面推出“浙里甬文明”应用平台,打造23个多跨场景应用,从群众视角推动问题整改,实现全时、全员、全域的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