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35岁门槛” 人才不应有“保质期”

    据媒体报道,近期,四川、浙江、山东、上海、江苏、贵州、新疆多地陆续放宽考公、考编年龄限制,本科放宽至38周岁、研究生至43周岁,部分岗位放宽至45周岁以下。网友们纷纷表示支持,还有网友提出建议。

    编辑点评:放宽“35岁门槛”不是终点,只是构建年龄友好型社会的起点,要真正打破招聘、招考的年龄限制,还要戳痛点、给实招,这一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策需从松绑转向赋能、企业需从排斥转向接纳、个人需从焦虑转向成长……让社会意识到人才没有“保质期”。

    归根结底,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不应以年龄作为衡量人才能力高低的标尺,而应将职业生涯视为一场贯穿始终的、丰富多彩的马拉松。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打破年龄限制才能让各个年龄段的劳动者都能获得出彩的机会,这不仅是对人才的尊重,更是社会文明与韧性的体现。(向真)

 

当前:A1版(2025年10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