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在桂花广场游乐园玩耍。黄兰芬 摄
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在湖北省咸宁市,这种视角正在重塑城市的模样。秋千、爬网、滑梯、沙池……这些儿童友好的元素,如今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悄然改变着城市的温度。
8月31日傍晚,咸宁市图书馆旁的绿地上,新添的爬网处已有孩子的身影。欢快的笑声,白色天幕下奔跑的身影,与夕阳构成一幅美丽画面。
除了市图书馆,近期,咸宁城区玉泉街东侧、城铁南站沿河游憩带等多片共享绿地增设了爬网、秋千、天幕等崭新的游乐设施,这些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场地,也让城市公共绿地在功能性与人文温度上得到了双重提升。
近年来,咸宁持续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与更新,扎实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从公园到社区,从绿地到街巷,一批精心设计的儿童活动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让“家门口的乐园”从愿景走向现实。
在新改造升级的咸宁市人民广场,太空舱滑梯、户外转转乐、组合滑梯等12组新型游乐设施的加入,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树林里的游乐园”。7岁的嘉嘉说:“这里的游乐设施玩一天都不腻,白天有大树遮阳,也不晒。”
同样人气爆棚的还有桂花广场运动公园,其特色桂花沙池、星空爬爬洞和花朵转椅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今年4月新开放的彩虹公园,更以荡桥、传声筒、户外打击乐器等创新设施,展现着城市公共空间儿童化的设计革新。彩虹公园作为市政府投资的儿童友好示范项目之一,旨在改善咸宁市第四小学周边的环境,推进城市更新和完整社区建设。
改变不仅发生在大型公园。在咸安区永安街道三元社区,一片曾经被遗忘的角落经过巧妙改造,变成了孩子们流连忘返的游乐天地。彩色秋千、攀爬架和蹦床等设施,让这里成为社区最受欢迎的聚集地。“以前孩子放假总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现在出门就能尽情玩耍,我们家长坐在旁边就能看着,他们开心,我们也省心。”正在陪同孩子玩耍的居民说道。
同样焕然一新的还有温泉街道白茶社区中屋巷:攀爬架、乒乓球台、卡通兔等设施让昔日单调的巷口变成儿童欢乐场。这种见缝插针式的改造方式,正成为咸宁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特色。
这些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儿童友好空间,正在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逐步构建起一个更加包容、更具温度的儿童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