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露)当千年非遗邂逅满城书香,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5天府书展全新打造的“天府守艺人”非遗文化品牌活动,交出了一份生动而精彩的答卷。
活动创新采用“非遗+阅读+文旅”的融合模式,让蜀绣、竹编、绵竹年画等数十项巴蜀非遗技艺走出“深闺”,走进书展现场、文旅地标,为广大读者与游客带来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生活温度的触感式体验。
“天府守艺人”非遗文化品牌活动,摒弃“千展一面”的模式,深度结合四川各地文化基因,打造了“一城一非遗亮点”的差异化体验格局。同时,通过“沉浸式互动”打破传统观展边界,让“守艺人”与“读者”建立情感联结,让非遗技艺背后的文化故事与匠心精神得以传承。
天府书展期间,超过50位非遗传承人走进各地书展,不仅展示技艺,更分享传承故事。鲜氏棕编传承人讲述技艺从“三国玩具”到“现代艺术品”的创新历程;安岳竹编传承人介绍七代传承的坚守与突破;内江剪纸艺人用红纸剪出“甜城”百姓的美好生活向往——这些故事,让非遗不再是冰冷的技艺,而是有温度、有记忆的文化符号。
截至目前,“天府守艺人”非遗文化品牌活动,已开展传承体验超50场次,覆盖读者与游客上万人次。“天府守艺人”,不仅是2025天府书展的亮眼IP,更将成为长效文化品牌,将持续推动非遗与阅读、文旅的深度融合,让巴蜀匠心在书香中焕发新生,为“书香天府”建设与文旅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