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创作自由”越过文明底线
    事件
    10月30日,乘客王先生向媒体反映,他在乘坐高铁时遇到一位网红博主在高铁上边吃边吐,疑似“假吃播”。王先生称,“这个人从晚上7点一直吃到9点多,吃了吐,吐了吃,一车厢全是味。”该博主于10月30日找到王先生,称当时吃的食物里带蒜,所以才会吐了一些带蒜的,不存在边吃边吐的情况,并称要采取法律措施解决这件事。王先生不认可该博主的说法,称该博主不只是吐蒜,而是都吐了,并且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都打码了,未提及对方任何身份信息,表示“主要是看不惯这种行为”才公之于众。
   
    延伸
    吃播,即主播通过网络摄像头,以视频或直播的方式向网友展示其吃饭的过程,并以此获得打赏。近年来,作为较火的网络直播形式,吃播时常以挑战超出常人的食量来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其中,不乏一些博主一人吃多人量的粮食后,又偷偷将食物吐出等浪费现象。多个直播平台此前已明确表示将严肃处理浪费粮食、假吃催吐等不良行为,可能采取删除作品、封禁账号等处罚措施。
   
    微评
    把公共场合当自家餐厅了?这不叫吃播,这叫糟蹋粮食还影响别人。这种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就该凉凉!平台也该管管这种辣眼睛的“表演”了。(网友)
    当“吃播”沦为“吐播”,我们看到的是对公共文明和粮食安全的双重挑战。高铁作为现代化公共空间,每位乘客都享有安静舒适环境的权利。以“食物带蒜”为由的解释,在两小时的持续影响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不禁让人思考:当个人行为侵扰公共空间,当“创作自由”越过文明底线,公共利益该如何守护?网络内容创作者应当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通过作品传播知识、分享美好,而非靠哗众取宠博取眼球。平台方需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对于扰乱公共秩序、传播不良价值观的内容,要建立更严格的审核机制,完善举报渠道,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彭泷阩)
当前:1版(2025年1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