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成跟团游主力,出行服务转型中频现阵痛——
爱出游的老年人,想迈过“隐形门槛”!
◎ 洪叶 杨民仆 许愿

    ● 银发经济推动老年人旅游需求释放,但市场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等问题,旅行社常通过协议转移风险,阻碍老年人出行。

    ● 老年人出游难源于旅行社盈利考量、市场规范不足,保险公司因老年群体风险高实行差别保额,且未充分明示消费者。

    ● 理想老年旅游需从产品、服务、运营、保障四方面提升,同时强化部门协同与企业责任,构建适老化旅游生态。

    随着银发经济发展,老年人旅游需求持续释放,但不少老年人在出行时却遭遇年龄设槛、隐性收费等问题。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合同陷阱等问题。笔者对此进行调查,了解限制老年人出游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跟团游主力客群怎样受限?

    “现在跟团游,基本全是老年人。”南京哪玩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运营部总经理周蒙坦言,中年人因工作、家庭压力,鲜有时间跟团;年轻人更偏好自由行或定制游,老年群体已成为旅行社的主力客群。从报名形式来看,老年团“社交属性”显著,多数老人以“老两口同行”“广场舞队友结伴”“邻里组团”等方式报名,单独出行者极少,大家一起玩更热闹,也能互相照应。

    然而,与老年人旺盛的出行需求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当前老年人旅游市场的“重重限制”成为老年游客出行的首要障碍。报告指出,部分旅行社针对不同年龄采取差异化限制措施,包括拒接超龄游客、要求家属陪同、提供体检报告、签署免责书等,年长者还面临保险保额减半的情况。

    实际体验时,不少旅行社对参团人员的年龄有所限制,并且附加家属陪同、体检报告等要求。例如,大成国际旅行社(南通)在报名时要求75岁及以上老人签免责书和提供体检报告;淮安凤凰国际旅行社(承德南路)要求60岁以上无直系亲属陪同的游客签署免责协议。

    更让消费者头疼的是,健康证明执行标准存在显著差异,体检服务便捷性与成本失衡问题突出。其中,春秋旅游最为严格,明确要求70岁以上老人提供三甲医院常规体检报告,不接受社区体检证明;若两位及以上老人参团,需单独提供报告,且报告必须包含血压、心电图等基础项目,最终由地接判断是否符合报名条件。

    老年人出游难问题根源在哪?

    收费项目和购物是旅行社的两大传统营利手段,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考虑到年龄和身体因素,许多收费体验项目无法参加,因此有些旅行社不愿意承担类似风险和责任,干脆把老年人排除在外,部分旅行社不愿接待老年游客。这就是旅行社对老年人跟团游设限的原因。

    目前,市场上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比较少且形式单一,与其他旅游产品区分并不明显,老年旅游消费市场尚不够规范完善。老年游项目利润有限且风险较高,部分经营者为了规避责任和降低风险,故意设置老年游门槛或额外收取其他费用。

    报告指出,部分旅行社与保险公司还存在“同费不同保”现象,老年游客需缴纳与普通成年游客相同金额的旅游意外险费用,但获得的保额却大幅降低。这导致老年游客在同等付费情况下难以获得同等安全保障,增加了他们的出行风险。

    当被问及老年人意外险保费保额不同时,华泰保险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解释道:“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和反应能力会逐渐下降,像行走时容易摔倒、遇到突发情况难以及时躲避等,这些都会直接增加意外发生的概率。正因老年人意外风险发生率相对更高,为确保能长期为所有客户提供可靠服务,公司会对老年人意外险的保费定价作出调整。”

    江苏省消保委公益律师团队的周雷明律师表示,对于旅行社和保险公司来说,客观上老年人出现意外的概率比普通游客大一些,所以保险有差别费率部分可以理解,但是应该对消费者予以明示、提前告知,给消费者选择权。

    理想的老年旅游如何实现?

    老年群体的“诗和远方”,不该是障碍重重的艰难跋涉。如何破除那些横亘在老年出游面前的“隐形门槛”?一个理想的、服务好老年人的旅游市场应该是怎样的?

    旅行社往往要求游客一大早起床赶路,一天到晚都在奔波,晚上还安排推销活动,节奏紧得让人难以好好享受旅游的快乐。而自发组织的旅居则可根据大家的需求灵活调整,一般是上午玩景点,下午自由活动,晚上开开文艺晚会,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特长,大家始终在轻松愉快地享受生活,这才是出游的真正目的。

    “理想的银发旅游市场应是安全为底、适老为核、透明可控、体验优质的生态。”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院长陈友华认为,行业需从产品、服务、运营和保障四方面系统性提升——

    在产品端,精准分层适配需求,聚焦低强度、慢节奏设计,融合康养、文化等精神体验,避免同质化,形成多元产品体系。在服务端,完善全流程适老化支撑,补齐无障碍设施,保留线下服务窗口,破解数字鸿沟。在运营端,建立透明定价机制,明码标价无隐性消费,摒弃“低价+购物”模式,构建合理盈利逻辑。在保障端,健全行业服务标准,明确设施配置、医疗配备等核心指标。

    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老年旅游消费维权涉及多环节、多主体。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主任傅铮表示,为形成保护合力,需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系统化推进老年人风险识别与自我保护能力建设,完善企业信用与风险预警体系,强化市场约束。而旅游企业须从合同规范、信息披露、服务优化等方面强化合规意识,主动承担适老化服务责任。同时,当前老年旅游市场缺乏统一服务标准,需通过标准建设与行业协同,引导行业从基础出行保障转向更高质量的适老化服务发展。

 

当前:A3版(2025年1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