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洞见数智未来

    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桐乡乌镇举行,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蓬勃发展,深刻改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式的当下,本次峰会不仅成为技术交流合作、观点交融碰撞的重要平台,更彰显我国持续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与承诺。

    新动力

    加快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

    本次峰会期间,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展示公司最新款全自动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智能驾驶传感器产品,而这些产品正是产自峰会举办地乌镇。

    福瑞泰克下线第300万套智能驾驶产品,普渡、劢微等5家机器人企业接连落地,建成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大型科技馆……这是桐乡市乌镇镇党委书记翁松刚亮出的“乌镇答卷”。

    新质生产力活力涌动的背后,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的步伐,同样也离不开乌镇峰会带来的独特吸引力和持续溢出效应。

    作为峰会的永久举办地,今年1至9月,浙江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4944亿元、同比增长22%。放眼全国,《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认为,人工智能在我国将实现从点状应用到全域赋能的转变。

    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也因技术变革焕发活力。“‘AI智能验布系统’实现质检环节由抽检变为全检,帮助企业瑕疵检出率由40%提升至85%,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中国电信展区工作人员许晨晨说。

    与会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已成为串联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核心纽带,“头雁”引领效应与赋能价值愈发凸显。

    “数字时代的经济发展、产业跃升不只是量变,更是质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说。工行展示的企业级金融大模型技术应用体系,已覆盖金融市场、运营管理、网络金融等20多个业务领域,落地400余个场景。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总工程师吴东表示,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应继续深化场景牵引,拓展“人工智能+”的融合深度,充分发挥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和丰富应用场景的独特优势。

    新生活

    科技普惠向善更好造福人民

    今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千余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产品,从全球600多家企业中遴选而来。漫步其中,不难发现,机器人是最具存在感的主角之一。

    在今年新设的“赛BOT SHOW场”体验空间,来自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擂台上进行了多轮紧张刺激的格斗演示赛。

    从竞技场转向生活服务区,机器人咖啡师有条不紊地完成研磨、萃取等一系列操作,短短几十秒,一杯温热的咖啡就递到了游客的手中;另一边,智能理疗机器人控制着机械臂,精准找到体验者的各个穴位并施加按揉,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

    此刻,人工智能不再是冷冰冰的科技概念,而是未来生活方式的预演。

    “以前到乌镇看风景,现在在乌镇见未来。”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观众徐宏说,“今年的博览会人工智能元素无处不在,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变成可感可及的日常生活。”

    本次峰会的焦点“六小龙乌镇对话”中,杭州“六小龙”的创业经历,诠释了技术的普惠价值:宇树科技机器人未来计划走进普通场景,帮助更多老年人群体;深度求索通过开源策略,不断打破技术壁垒,让全球开发者都能以低成本接触到前沿AI能力……

    为表彰在技术迭代浪潮中,增进人类福祉、实践科技向善的代表,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揭晓,腾讯、联想、强脑科技等企业获得“社会贡献类”奖项。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表示,乌镇峰会既为各国提供技术交流平台,更致力于推动构建“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无论是前沿技术,还是数字化需求,都能在此找到合作契机。

   新未来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如今信息完整性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网络威胁日趋复杂,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并持续扩大——全球仍有26亿人处于数字世界之外,无法共享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成果。”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在视频致辞时说,正如乌镇峰会主题所强调的,当今的人们必须携手共建一个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

    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与会嘉宾认为,只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才能让数字技术的红利更好惠及全人类。

    世界互联网大会已连续5年组织开展“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征集,获得全球各方的广泛参与。每年发布《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蓝皮书,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思想借鉴与智力支撑。

    今年的峰会已落下帷幕,而关于数字未来的篇章仍在续写。(据新华社杭州11月9日电)

当前:A2版(2025年11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