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
体育赛事让文明乡风建设有了“新门道”

    爬上树、站房顶……这不是明星演唱会,而是贵州“村BA”篮球赛的现场。

    2022年夏天以来,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发源的篮球赛“村BA”走红网络。“村BA”热潮让村子按下发展“加速键”,迎来翻天覆地的蜕变:村口通了高速、公路连了高铁,村内空地变身免费停车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让人欣喜的是,人回来了、心聚拢了,昔日冷清的村庄如今游客盈门、热闹非凡。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办的中国文明乡风大会主会场发布了中国文明乡风建设十大优秀案例,贵州选送的《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村BA”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案例上榜。

   坚持党建领村,打通治理末梢

    台盘村坚持把“村BA”办赛经验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把支部建在球场上,把组织建设融入赛事筹备环节,把党员作用发挥到每一个细节,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赛事筹办期间,村里实行“支书领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机制,组建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党员、寨老、篮球协会”等组成的“村BA红色服务队”,将赛事现场变成党员亮身份、作表率的实践课堂,设置“党员示范岗”,在医疗救助、秩序维持、食品安全等方面全面加强保障。党员干部主动参与文明引导、纠纷调解、环境整治等一线事务,在群众中立起“靠得住、找得到、办得好”的口碑。

    坚持服务聚村,建设和美台盘

    为了让乡亲们打好球、好看球,台盘村把办好“村BA”当作凝聚人心、改善环境、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抓手,积极参与“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全体村民齐上阵,激发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内生动力。

    村民们坚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男女老少分工协作,自觉参与村容村貌整治、环境卫生清理、赛事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定期通过小组长收集群众对赛事服务建议,增设集市摊位、优化公厕位置等要求都得到快速解决。村民说,以前村里开会喊不动人,现在一说为“村BA”出力,个个抢着报名。同时,坚持把“院坝协商”作为推动事务共议共管的有效方式,统筹推进赛事服务保障与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

    为方便大家看球、停车,台盘村修建了多个临时停车场,硬化提升了多条进村道路,配套建好观众看台、医疗点、志愿服务站、球员更衣室、媒体室等基础设施,村庄颜值大幅提升。

    如今,赛场白天是比赛场地,晚上是热闹的“文化广场”和“民情会客厅”,既是大家聊天散步、议事议政的好地方,也成为宣传政策、汇聚民意、凝聚共识的“连心桥”。村民们说,饭后一支烟,不如赛场转一圈;球场边走一走,政策热点心中有。

    坚持新风润村,树起文明标杆

    台盘村坚持顺势而为、因俗而治,把“村BA”办赛经验延伸拓展到文明乡风建设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落细落实、落地生根。

    台盘村制定“村BA”礼仪规范,把友善待客、文明应援、节俭接待等写进村规民约,依托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积极教育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赛事期间,村民群策群力,确保赛事顺利举办,共同维护“村BA”品牌。通过“乡贤评理”“积分换物”等机制,让守规则者得实惠、有体面,激发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同时,实施“村BA”文明实践项目,组织开展“五和家庭”“最美观众”“志愿之星”等群众评选活动,把正能量送进群众心坎里。

    如今,台盘村“场内场外都喝彩、线上线下都点赞”,免费停车、平价接待、有序离场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多个球场、少个酒场;多场球局、少场赌局”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文明口号。一位村民说:“以前是打牌、喝酒、吵架多,现在是锻炼、观赛、学政策多,咱们村子真的不一样了!”

    坚持文化强村,走出致富新路

    “村BA”的出圈”凝聚着老村民的坚守、年轻人的汗水、返乡人的拼搏,最终都化成可见的收入汇入了老百姓的荷包。“村BA”带来的红利,正在惠及每一位村民,“今年,我们与村民进行了分红。”台盘村村委会主任岑江龙骄傲地说。不仅如此,鲟鱼产业园、酸汤产业园等项目也相继落地,为台盘村周边的村民提供了数百个稳定的就业岗位。据统计,2024年,台盘村村集体经济收入712万元,人均年收入1.86万元,较往年大幅增加。

    台盘村的改变远不止于经济账本上的数字,几年时间,台盘村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可谓脱胎换骨。“以前没有‘村BA’的时候,村里的卫生和基础设施都不是很好,‘村BA’走红出圈之后,村里变得更加规范更加干净了。每次回到村里,心里会觉得非常清新。”台盘村的大学生杨涛感慨道。

    篮球场作为这一切的起点,也在不断地焕新重塑。今年7月,室内篮球场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为雨天的球赛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竞赛环境。球场内,可爱村宝宝塑像、显示大屏、天蓝色的看台等,吸引游客打卡。村里的老球场、“村BA”咖啡屋,不仅成为台盘篮球文化传承的象征,也成了大家的休闲娱乐之地。

    更令人振奋的是,篮球场成了村民们的精神“加油站”。台盘村民中苗族人口占比超92%,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台盘村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做好“体育+文化”文章,将“村BA”赛事作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青年返乡、乡风焕新、乡村和美,几年前不敢想象的东西,如今已成台盘村真切的日常。

    (综合《贵州日报》、央广网等)

当前:A2版(2025年11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