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珙县曹营镇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 万治员

    近年来,四川省珙县曹营镇以榜样选树为引领,以文化滋养为载体,以治理新风为保障,将身边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描绘出一幅治理有效、和谐宜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曹营镇建立健全系统化、常态化的先进典型选树机制。积极依托县级“珙州好人”选树契机,探索形成“村民推举、乡贤调研、村级研判、乡镇复核”的四位一体模式,着力构建“发现好人、宣传好人、学习好人”的长效机制,把深耕基层、默默无闻的先进典型挖掘出来、宣传出去。

    该镇村民袁怀玉荣登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她的故事经各级媒体广泛报道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热议。一批富有理想情怀的返乡大学生在听闻袁怀玉事迹后,主动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童伴之家”平台,为留守儿童带去剪纸艺术、课业辅导等丰富多彩的暖心课程。今年暑期,曹营镇“返家乡”“逐梦计划”等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报名人数相较往年显著提升,增长达50%。

    曹营镇将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的文体活动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目前,该镇已成功举办四届“文旅杯”系列赛事。该赛事独具匠心,巧妙融合珙县“二十四节气”文化与本土农耕农趣,创新设置了挑担接力、扭扁担竞技等趣味项目,并结合立秋等节气开展文化展示。曹营镇中心小学校长周世坤深有感触:“这几年,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和家长的运动热情高涨,学校运动类社团报名火爆,放学后操场常常人头攒动,‘文旅杯’的带动效应功不可没。”

    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院坝里,广场舞队的领舞阿姨带着邻里排练新舞步;农闲时村民们围坐田间地头,分享着自己的读书心得……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支“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队伍,才让曹营镇的文化活动既有“政府搭台”的广度,更有“群众唱戏”的深度。

当前:A3版(2025年1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