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学术造假不能只靠举报

    近日,曾任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的郭某涉嫌学历造假、学术造假、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问题的消息引发关注。11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回应称,经调查取证,认定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按规定解除了与郭某的聘用协议,并对其团队师生进行了妥善安排。同时,学校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

    编辑点评:前有假院士阮某,现在又有假博导郭某,“南郭先生”们躲在光鲜的头衔下招摇撞骗,并成功篡得高位。此番郭某令人震惊的地方在于,其履历中最闪光、最耀眼的那几笔,几乎都涉嫌造假,这让公众难以置信,学校怎么就轻易地上了当?

    此事严重暴露出高校在人事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如果不是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的层层失察,郭某何以一路绿灯?失去对假的甄别能力,也意味着失去对真的敬畏之心。假的登堂入室,会挤压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的发展空间,削弱公众对高校等科研机构的信任,甚至影响国家政策制定和公共决策的科学性。而杜绝学术造假不能只靠举报,学术界应有一场广泛的自查行动,让更多潜在的“南郭先生”无处遁形,并建立常态长效的发现、查处机制,以及三方监督机制,还学术界一个清朗的治学环境。(李尚维)

 

当前:1版(2025年11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