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 志在关爱
——记全身心投入关爱下一代工作的苏荣满
胡为希

  开栏的话>>>>

  关爱未成年人,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更是关系人民大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在四川,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退而不休,倾情关注留守儿童,甘做孩子的“指路明灯”,他们就是不辞辛苦不图名利的“五老”(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目前,四川省关工委已有78000个关工委组织,123万名“五老”。这些“五老”凭着满腔热情,用高尚的人格影响未成年人,用丰富的经验引导未成年人,用无私的爱心培育未成年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即日起,本报开设“走近四川‘五老’志愿者”栏目,将镜头聚焦十佳“五老”候选人,陆续推出他们关心下一代的精彩故事。敬请关注。

  ◎新闻提示

  今年67岁的苏荣满现任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关工委副主任、秘书长兼家庭教育培训工作团团长,一生致力于教育关爱青少年工作。2006年从朝天区总工会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谢绝多家职业技术学校、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投身关工委工作,至今已整整10年。

  未见其人时,大家想象中的苏荣满应该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但是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苏荣满,看上去不过五十来岁,衣着整洁、笑容可掬,引得大家一阵惊呼。

  苏荣满说话时总是面带笑容,语气平和。他在教育战线、纪委岗位辛勤工作了近40年,他总是说自己的工作都是塑造人的工作,现在需要关爱、帮助的青少年学生还有很多,自己的责任很重。当初,他刚接手区关工委工作的时候,面临着“三无”的困境:无人、无钱、无办公条件,特别是在2008年地震期间,区关工委几度转移办公地点。每到活动的时候,他既是组织者、策划者,又是实施者、执行者,为了搭建队伍、凝聚人心,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经过几年的发展,当地“五老”队伍壮大了,办公条件也改善了不少。

  为了给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引导和帮助,他立足“孝道”“中华礼仪”“正确爱孩子”“小学生良好习惯”“家庭教育”等内容,开展各类教育讲座50余场次,受教育的家长和青少年2万余人次。

  “教育培养青少年就是铸人铸魂,是关系到民族复兴的战略问题,必须下苦功夫、大力气来抓。”苏荣满常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先有一桶水。他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一边学习业务知识,一边补充《大学》《中庸》《弟子规》《三字经》《诗经》等国学经典以及现代教育知识,并写下10多万字的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

  除了给青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外,对于生活条件困难的学生,苏荣满还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帮扶。有一位学生小向,父母多年瘫痪在床,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得知情况后,苏荣满从小向小学五年级一直帮扶到她高中毕业参加工作,还给她买新衣服、新鞋子等,并且经常和小向聊天,鼓励她不要害怕困难要做生活的强者。大学新生小王,一家六口,爷爷、奶奶、父亲都身患重病,弟弟还在上初中,考上了大学却无力承担学费。苏荣满多次帮忙找乡政府、区总工会等单位协调,解决助学金4000元,使其顺利入学。

  受到帮助的孩子们都懂得感恩,有一位学生在一次涨洪水的时候提着一袋米,辗转几个小时来看望他,这让苏荣满非常感动。“每当想起这些可爱的孩子,我就觉得自己年轻了、快乐了!”苏荣满说。

  实际上,苏荣满的收入并不高,家离工作单位也非常远,对于一位近70岁的老人来说确实也比较辛苦。但是苏荣满认为自己一辈子的工作就是培养人、教育人、关心人,帮助孩子是最快乐的事情。
当前:第一版(2016年11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