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瓷坛·瘦荷花
程应峰(湖北)
记得小时候,家中阁楼上有两个白底蓝花胖瓷坛,肚子大大的,坛口小小的。里面总是装有炒花生、炒蚕豆、炒苕片什么的。打开封得严实的坛口,便有一股食物之香扑鼻而出,好不诱人。
我们嘴馋了,想吃点什么的时候,就爬到阁楼上去。那时,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要求我们在享用坛中食物时,一次只能抓一把,不可造次。那坛口小的啊,每次伸手进去,若想趁机抓上一大把,将欲望塞得满满的,手便无法拿出来了,以至于每次都只能恰到好处地抓上一小把。无疑,这小小的坛口,是在教人节制和自律。
将喷香的食物揣在衣兜里,兄弟几人一约,便出门玩耍去了。每次玩耍,总会不由自主地走到离家门口不远处的荷塘旁,那可是童年时代最美好的去处哩!
夏日的荷塘是最有情趣的,荷叶田田,荷花朵朵,荷塘上有蜻蜓飞舞,它们有时歇息在荷叶上,有时歇息在打着苞的荷花上,红绿之间,亦动亦静,让人着迷。而口中嚼着食物,感受食物之香,眼睛拥有如画美景,那是多么令人回味的时光啊。
荷塘并不肥沃,无论是叶梗还是花梗,大多直直的、瘦瘦的。好在,这种不枝不蔓的瘦削,依然生机盎然,承载着“朱笔点天文,玉管通地理”的无尽意趣。
记忆中的胖瓷坛,盛满喷香的食物,给身体应有的快乐和滋养;而记忆中的瘦荷花,寄寓着美好的童年时光,丰实着童年质朴却值得一生回味的想象
前不久,一同事送我一个小巧玲珑却胖得可爱的瓷坛。白底釉色瓷面上,有红蓝相间的国画荷花点缀,这荷花,给人的感觉也是瘦瘦的,却让这个胖胖的小瓷坛多出了几许清趣,几许灵动,几许诗意。信手在上面摩挲,感觉是如此圆润磁实。打开密封完好的坛盖,里面装有二两茶叶,透出阵阵清香来,颇动人心。平日,我少喝茶,但我珍惜这茶叶氤氲的香气。舍不得这香气之失,我立马将坛口盖上,将胖瓷坛置于劳心渎神的案头。
如果说茶叶之香可以安心养神,那么这胖瓷坛、瘦荷花便足以养眼提神,它同室中案牍前后墙壁上悬挂的字画相映成趣,给工作之味浓郁的空间,营造出一份难得的、淡淡的清新雅致。
胖瓷坛,瘦荷花,一个不经意,就牵动了那原已深藏的情感,勾起了对往情旧事的怀念。其实,世间万物,胖也好,瘦也罢,都有存在的因由。若得恰到好处,便会拥有地久天长的韵律,不可抹杀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