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秾人”场景

蔚然花海场景

为老年人过集体生日活动

童心向党文艺汇演
龙泉驿,四川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千亿级”的县级经济体,借力于汽车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强势驱动,崛起于成都之东,砥砺奋进,目标直指中国大车都、成都副中心。如果说,今日龙泉驿区经济发展意气风发,乃“一业定乾坤”之功,有赖于对汽车产业的成功承接、积聚,那么,从提高娃娃的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乃是对明日龙泉驿全面发展、百业强盛打下伏笔。
龙泉驿区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工作的重要性,从细处下手,从实处着力,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成长阵地建设,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建设内涵,为全面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打造龙泉驿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创新示范区(项目)的 “五朵金花”,正是龙泉驿区这一努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朵金花之勿忘草:
客家小学 客家记忆
龙泉驿区客家小学地处 “西蜀客家第一镇”——洛带镇,全校800余名学生中,超半数是客家子女。生活在洛带镇的人们,大都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从广东、福建迁移而来的客家人的后裔,至今保留着客家人的乡音、乡貌、乡情、乡风。
客家人具有中华民族共有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等优良品质,也还有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更显著的客家精神,这就是敢于打破旧桎梏的革命进取精神和勇于创造新天地的开拓创新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着中国革命历程的决策人物有许多是客家人,如孙中山、廖仲恺、宋庆龄、朱德、叶剑英;海内外的客家人都极富开拓精神,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著名外交家黄遵宪等等,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客家小学在区教育局和文明办的关怀指导下,以“建快乐校园 创客家名校”为办学目标,把学校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古镇发展、文化传承融为一体。小学建筑风格融川西民居和洛带古镇风格于一体,白墙灰瓦的教学楼、状元门、照壁相得益彰。校园文化墙大篇幅地向师生们展示了客家历史、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客家迁徙图,生动地描绘了客家先辈们跋山涉水、垦荒种田的历史。古镇美景,展示了古镇人辛勤耕耘数百年的成就。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客家小学成为小品景点与人文景观兼备的生态校园,继承传统和借鉴创新的文化家园,张扬个性和发展特长兼备的精神乐园。
正如勿忘草的花语——永志勿忘和警诫,龙泉驿区客家小学以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光大为抓手,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以及实现“中国梦”的慷慨豪迈,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桃花树,梨花树,红红白白开无数。一番大雨,一番风,千花万花一夜空。昨晡(昨天)看花花正好,今晡冇花只有草。细子(小孩)大了大人老,孝顺爷娘要趁早。”这是一首客家童谣,讲的是珍惜时间和孝敬父母的道理。像这样的客家童谣是客家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客家小学校本教材的特色内容。
既承托客家特色文化底蕴又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优势,客家小学一方面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学校引导学生把文明带进家庭,影响家长,让学生和家长的文明习惯同步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邀请学生家长走进学校、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们亲身参与到文明教育中。每逢节假日,洛带小学文明劝导队的孩子们会结队走上老街,为游客义务带路,介绍古镇,并对古镇居民、商家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家校携手,融入社会,客家小学文明校园建设效果显著,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校等众多殊荣。
五朵金花之桂枝:
弘陶书院 翰墨书香
汉字是一种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更是一种凝聚力。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国粹,通过学习书法,会使孩子从小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各个朝代均出现了许多风格迥异、品学兼优的大书法家,无论是他们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是未成年人学习的楷模,如王羲之学书使池水尽墨,颜真卿为官刚正不阿、宁死不降的高贵品格……孩子们在学书的过程中,情操得到陶冶。学好书法,必须以丰富的学识为基础。由学书而悟到读书更重要,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写时手、眼、脑的协调配合,精神高度集中,促进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
弘陶书院系5A级公益文化类社会组织,以“弘扬优秀文化,陶冶公众情操”为宗旨。成立以来,在成都市民政局、龙泉驿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项活动中,在三个方面成效显著:一是引领高端,领建了全国第一个艺术惠民赏析基地,实现了市民家门口拜名师赏艺术的愿望。二是培育中坚,使龙泉驿区所有中小学书法专业师资得到系统培训。邀请中书协培训中心导师洪厚甜等名家担纲教学,连续开展了“翰墨薪传·写好字做好人”师资培训。三是服务大众,为市民搭建圆梦出彩平台,组织了两届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书法大展赛,在“悦”读“舒”写中培植市民精神家园;策划并组织未成年人“假期艺术培训超市”,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艺术新苗工程”锦上添花。
经过三年的成长,书院除了位于洛带古镇的中国艺库艺术惠民赏析基地之外,还在龙泉街道崇德社区、柏合街道东山社区以及龙泉一中设立了3个点位,更全更好的服务全区未成年人。
位于洛带的艺术惠民赏析基地主要在平时和周末接待未成年人免费前来参观,从周文彰教授的旅途书法展到全国名家书弘陶诗词作品展,从第一届、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书法展到翰墨乡愁·五地书法展、教师书法展,孩子们既能欣赏到高端、大气、高品位的作品,也能欣赏到自己老师、身边人的书法作品。
位于东山社区的东山书画苑,也在长期开展未成年人关怀活动。不仅每周定期开设书法绘画课程,请书法专家前来教学,而且还开设430课堂,在辅导作业的同时,教授书画,提升未成年人文化素养。
正如桂枝的花语——学识渊博,在弘陶书院的所见所学、所写所画,一点一勾,激发了孩子们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热情;皴擦点染,让孩子们更加热爱祖国的河山,更加热爱大自然。
五朵金花之波斯菊:
崇德社区 阳光少年
2013年,弘陶书院崇德分院在龙泉驿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社建办的支持下,在崇德社区的积极配合下初步建成。在崇德社区将近200平方米的二楼活动中心,以“全民悦读,万众舒写”为主题的社区阅览室和书法体验培训室被整合在一起,一排排书架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墙面上悬挂张贴着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春风化雨》等书法作品,书桌上陈列着毛笔、纸砚。孩子们来到这里,既可以立刻在书的海洋冲浪,也可以零距离体验书法艺术的美妙。这个项目点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未成年人假期艺术培训超市,开设有书法、绘画、手工、摄影、童谣写作、小主持人、英语口语等课程,除了周六周日,每天都有两堂课,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有优秀学生来教学绘画,也有党员志愿者积极加入教孩子们童谣写作,更有退休教师王利权等前来教授书法。
写出说不出的,画出说不清的。为了让孩子们快乐健康的成长,在行与思中,崇德社区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别出心裁地将书画与未成年人心理成长结合起来,设置了书画排解室。
人类是先创造图画再创造文字的,幼儿也是先会画图再学文字的,图画是最有效的直达人内心的工具之一。未成年人用图画传递出的信息有时比语言更丰富。心理咨询师通过读图了解 未成年人的内心世界然后进行心理辅导,纾解他们的压力,帮助他们走出困惑。而未成年人也能通过书写和绘画带来的自我领悟,重温自我探索中的疗愈性力量,实现自我成长和完善。
正像波斯菊的花语——永远快乐,在崇德社区,从硬件到软件,从外在到内里,未成年人得到温暖的呵护,快乐的祝福。除了书画排解室,这里还设置有谈心室、宣泄室以及多功能活动区。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在这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团体辅导、个案辅导、心理知识讲座、趣味活动等,帮助青少年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进行心理调整等等。如心理咨询师通过沙盘设备进行辅导,借助沙盘游戏呈现来访者内心的人际互动,使之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创伤愈合的效果。对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这些看似简单的道具和游戏,会让游戏参与者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解、学会理解和宽容,更多地培养出团队合作的精神。
五朵金花之一串红:
好秾人有机农庄 开心农场
在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当下,城市里的“00后”“10后”们和自然之间隔着一段高速公路,与鸡鸣狗吠隔着一片水泥森林。很多孩子都只知道平常吃的蔬菜水果从超市来,遑论“有机蔬菜”和“绿色蔬菜”到底有什么区别及如何生产出来的。
本着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龙泉驿区既重视校园教育,更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广泛借助社会力量让未成年人学习、体验与自然更和谐相处。 好秾人有机农庄凭借各种优势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青睐。
农庄主打安全农业、有机农业的生产、体验活动。去年10月到11月,农庄共接待亲子活动、青少年社会实践约6千人次。在乡村记忆博物馆,孩子们可以领略与现在不一样的民风民俗、镰耕文化、乡村生活,了解科技不发达情况下农耕生活的艰辛以及先辈改造大自然的智慧。
在农业体验区,农庄为未成年人开设了互动体验项目,并逐步实施“开关农业”理念。孩子们可以和父母或者伙伴们一起,在“迷你菜地”耕种和收获自己喜欢的瓜果蔬菜。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栽种设施将全部数字化、智能化。智能化系统与手机相连,根据个人身体特征,推荐专属的营养蔬菜种植单,孩子和家长在家里就能监控蔬菜生长情况,种出自己喜欢的蔬菜。
在采摘区,未成年人可以亲自采摘蔬菜瓜果,农庄同时安排有农业老师为孩子和家长讲解相关知识。脚踏肥沃的土地,手握沾着露水的果实,娃娃们对大自然的体认又新鲜又实在。在动物喂养区,未成年人可以自己动手,饲喂贵妃鸡、绣球鸡、灰鹅、雁鸭、绿头鸭、大麻鸭、荷兰兔、金吉拉兔、小香猪、蓝孔雀、大耳羊、青山羊、鹦鹉鸽、雪鸽。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通过在农庄的耕作体验,未成年人将对养育自己的土地更有感情,明白粮食和蔬菜来之不易,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粮食生产的过去与现在,生产技术的落后和进步,人与自然既有抗争又和谐相处。
正如一串红的花语——丰饶富足,好秾人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丰富的亲近自然的体验活动,有趣有味,帮助未成年人快乐成长。
五朵金花之四季海棠:
蔚然花海 花海童心
为多层次、全方位地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龙泉驿区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丰富阵地,将“颜值爆表”的蔚然花海建成更特别、更高端的未成年人社会教育创新示范区。
蔚然花海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设计,设计灵感来源于蝴蝶人动态变化,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以大地艺术作品展示为主题,随着花期的更迭而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彩蝶飞舞的视觉效果。四季交替,不同时节可以看到不同种类不同色彩的花卉呈现。或坐环保观光车,或骑行,或纵马驰骋,或搭乘直升机,无论用哪一种方式徜徉花海,都可体会到与别处不一样的雅趣。
正如四季海棠的花语——童心可鉴,在这个四季花开不断的花海里,暗藏着培养明日之星的雄心。这里的花卉科普馆不像一般的博物馆,不以“美丑多少”为标准,而是特别以可药用、可食用和有毒三个醒目类别作展示,似乎在启蒙未来的探险家、中国的贝尔·格里尔斯。
而让无数家长和青少年尤其心动的是:中国青少年国际营地在此扎营!营地旨在通过常态化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更好发展。营地兴趣分队还长期开展车模、航模、科技体验三大主题活动,不定期组织非动力火箭及车模比赛、热气球主题活动。 以这些丰富多彩、对眼脑手要求较高的活动,在全球化时代为龙泉驿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较强的未来之星。
龙泉驿素有“中国水蜜桃之乡”的美誉。当春天来时,古之小驿站,今日“大车都”桃花灼灼,当春去后,落英缤纷,枝头上又会挂上喜人的果实。龙泉驿区为立德树人不遗余力,“花样百出”,在未成年人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能力建设。在这一过程中,龙泉驿区所做的不仅仅是以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们开心快乐,其背后更是有着为实现“中国梦”储才育能的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