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这个洞 请填上它
杨博熠
一口深井是一个洞,人性的缺失是一个洞,社会的弊端也是一个洞。
三岁男孩坠入无盖深井,六岁男童不慎跌落枯井……新闻中时不时就会看到这样的悲剧——就在我们每天路过却无心关注的马路边,稚嫩的生命最终沉睡在了阴冷、潮湿、深不见底的黑暗中。
每当出现孩子坠井的事件,总有四面八方的热心人士赶来救助,试图联手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然而,结局往往不如期待那般美好,人们渐渐在失望中失去了热情,曾经牵动人心的事件终于不再有热度,逐渐归于无。
在这些事件中,一个男孩因打捞难度巨大,从此长眠于深近百米的黑暗井洞中。这样的结果令人心痛。但同时我们更需要追问的是,如何让孩子免于坠井的危险?孩子坠入井中,恰恰是因为成人世界责任的缺失。在我们很多基础设施的建筑、维护和后期管理过程当中,缺乏对生命细致入微的呵护。
生命的逝去渐渐会被人们遗忘,但事件的最后,井洞是否按标准进行了填埋,相关人员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惩戒……似乎这些也都消散在了五花八门的新鲜事中。出事后,人们总是不停地想弥补,却很少有人关注隐患和解决。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吞噬生命的洞是否还是老样子?大人们看见是不是绕道而行?还会有顽皮的孩子不小心失足跌落吗?
今时今日人心的种种缺失,导致对他人的责任心也在一点一点的缺失,慢慢地也形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枯井,周遭阴冷而潮湿的附着物名为“冷漠”。这个弊端之洞需要人们一起努力填补。
一个“大写的人”都会不慎跌入这阴冷的洞中,被冷漠腐化,变成一个坐在洞底可怜巴巴的“小写的人”。如果那么多人皆不愿意花费时间瞥一眼这口井,那我们视线的所及之处又是什么呢?如果那么多的人在瞥见了这口井之后,都不曾担心别人是否会不慎跌落,那我们的心之所虑又在哪里呢?如果那么多人在担心之后继续匆匆走过而无所作为,那么身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到底做了什么呢?如果人心总是冷漠,终究会令我们活成一个深不见底的洞。
如果遇到这个洞,我愿填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