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逐梦
甘肃省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赵明霞
       十字路口闯红灯、横穿马路的人少了;将果皮纸屑随手乱扔的人少了;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让座的人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年多来,甘肃省嘉峪关市每天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目标明确 任务具体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奖牌,得一份荣誉,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决心通过创建活动,使雄关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便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市民的素质得到提高,群众得到实惠。从这个意义上说,市民群众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最大受益者,也应该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主力军。嘉峪关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制订了年度《创建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与一百多个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
       营造氛围 美化环境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嘉峪关市在《嘉峪关日报》开设《德耀中华  魅力雄关》专栏,在电视台开设《文明雄关》专题,并依托灯箱广告、建筑物外墙广告等宣传中华传统美德。除此以外,还持续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 ,“五星级文明户”创评,深化“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主题活动,倡导开展各类“最美人物”评选,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城市卫生环境体现着城市的“颜值”和“内在”。嘉峪关围绕美化优化城市环境,开展了城乡环境百日综合整治活动。市建设局、市综合执法局等12家部门联手,成立了市政设施、市容市貌等7个环境综合整治组,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修整,对施工工地实行统一围挡作业,对乱摆摊设点、乱贴乱画、私搭乱建等行为进行了整治。加强园林绿化管护工作,规范出租车运营,强化“门前三包”执行,持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并加大了对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主次干道等区域的环境整治力度。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百日综合整治活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建设“硬件” 提升“软件”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嘉峪关市矢志追求的“雄关梦”。在创建工作中,嘉峪关的“硬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前列,但“软件”——市民的文明素质仍待提高,为了精准发力补齐短板,2016年以来,该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创作征集活动;推进全市道德讲堂常态化开展;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传;举办“共筑诚信·德润雄关”诚信红黑榜发布会;持续推进“传家风、承家训、兴家邦”活动;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和“雄关好人”评选及“道德模范在身边故事会”基层巡讲活动;以“做文明有礼的雄关人”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组织开展“不文明行为”曝光、“秀文明晒陋习”“六抵制六倡导”活动;推进学雷锋、“邻里守望”、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常态化;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行动,对拍摄志愿者的微电影及《平安出行 文明礼让》宣传片进行了展播;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学雷锋做美德少年、优秀童谣征集、“童心向党”等主题活动;不断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深入开展“净屏、净网、净刊、净边”专项行动,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通过这些活动,传递了文明的正能量,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当前:B2(2017年02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