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让创建过程成为惠民过程
王笑荷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成果由全民共享。河南省南阳市在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努力使创建过程成为惠民过程,贴近民生搞创建,让创建成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
       文明交通 人人畅达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保障功能和展示文明程度与形象的窗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提升交通这一首要印象和直观感受。为此,南阳积极调动全民创建文明交通的热情,树立人人为文明交通而努力的意识。
       积极组织开展交通志愿服务。在市中心城区主要交通路口设置37个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岗,全方位开展交通引导、文明宣传,协助交警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进行纠正。
       大力开展渣土运输车辆管理工作。采取源头监管、路面巡查、流动整治等形式,突出重点时段,加大查处力度,对渣土车运输过程不密封、不覆盖、沿途泄漏等,实施上限处罚。
        联合执法,强力整治。开展“百日行动”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期间,交通秩序整治分指挥部紧紧围绕“治祸、治堵、治乱”,成立综合执法队,采取错时执法、统一行动等措施,扎实开展整治行动。
       环境卫生 迅速改善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南阳市着力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加快实施城市主要道路街景改造工程,重拳出击,加大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及城市内河的专项治理力度,大力治理乱设摊、乱搭建、乱张贴、乱扔垃圾等顽症,迅速扭转局部地区脏乱差的局面。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温凉河、白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竣工通水,护城河、汉城河、梅溪河、三里河等中心城区内河截污工程以及污泥处置项目全面开工。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数字城管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
        社区环境全面美化。中心城区146个社区所有背街小巷全部得到了硬化、绿化、美化;对1420个机关单位、居民楼院进行了全方位整治,全面排查消除了卫生死角,并配套完善了垃圾收集容器、路灯、排水等设施,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城市街景明显提升。以中心城区63条主次干道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对道路路面、建筑立面、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等,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整治、统一规范,形成了一批新的景观亮点,提升了城市品位。
       文化服务 全民共享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南阳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文明城市创建真正成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现在真方便,不仅能锻炼身体、练习书法,还能带着孩子学习绘画。”新建成投用的卧龙区卧龙岗街道宛西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备受居民喜爱。中心一楼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开设了党员服务、卫生计生、就业保障等5个办事服务窗口,方便居民有序办理各种业务。二楼的文体活动室,能下棋、练琴、打乒乓球……可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目前,南阳已建成了一批融文化中心、志愿服务站、心理辅导中心、道德讲堂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此同时,南阳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了市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影剧院等;完善便民服务大厅、法律援助热线、12315消费者维权热线等措施和服务,让居民在创建中共享幸福生活。
当前:B2(2017年02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