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目标 扬鞭奋蹄
——宜宾创建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综述
杨红
        宜宾市紧盯创建文明城市这一目标,坚持把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作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长抓不懈,强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着力打造“道德宜宾”。
        健全机制抓创建,形成“四全”新格局
        宜宾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制定了《关于创建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组建了由市长任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及分管市领导负责的8个工作组和1个创建办公室,确立了市县整体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形成了“全面、全民、全程、全域”创建工作新格局。
        坚持全面创建。要求各级各部门全面对标测评体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市、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民生工程、文化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脱贫攻坚、活动引领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把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与各方面、各板块工作融入结合,以综合性文明城市创建统筹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森林城市等各类特色创建活动,推动全面创建工作的落实。
        坚持全民创建。把创建活动作为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谱写中国梦宜宾篇章的有效载体,要求全市各区县和牵头部门、责任部门、文明单位、街道社区和村镇必须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参与省级文明城市和各类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在机关单位、窗口行业、食品流通领域、卫生行业、政法系统、道路交通、街道社区、建筑工地等各行各业精心策划和持续推进“共建共享、文明宜宾”系列主题活动。
        坚持全程创建。把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和市级部门的常态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建立完善了领导包干制、责任追究制、联动创建制和视察督导制“四个制度”,定期召开动员会、推进会、培训会、交账会,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了市级领导包干负责、部门目标任务落实,实现了创建工作全程追踪管理到位。
        坚持全域创建。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建管水平的重要抓手,市区一体、全域推进,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所有机关、街道、社区、学校、企业设置了文明创建公益宣传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的宣传声势,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生动局面,实现了从“要我创”到“我要创”的转变。
        突出重点抓创建,城市品质稳步提升
        宜宾坚持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强力推进城市改造提升,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市新区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品位、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空间布局全面优化。注重规划引领,切实解决城市建设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加强中心城区“两横两纵”城市核心框架建设,强力推进南部新区(含金沙新区)、岷江新区、临港新区、南溪新区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城市交通全面拓展。强力推进“四港互动”,加快构建以“一绕九射”12条高速公路大骨架为重点的公路港、以“四高七普一枢纽”为重点的铁路港、以宜宾港综合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水运港、以宜宾新机场建设为重点的航空港。
        城市形象全面提升。长江公园、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市容市貌整治、城市道路黑化等重大市政工程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加快实施,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快速推进,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100%。探索和创新城市管理,2015年,宜宾全域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全市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区)达到8个。小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入选全国重点镇12个、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18个。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市,三江六岸绿化、亮化、美化和城市亲山、亲水的总体格局全部形成。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4.2%,建成区绿地率达32.8%,成功创建为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和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
        创新载体抓创建,倡树文明新风
        宜宾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突出位置,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载体,围绕“道德宜宾”这个主题,大张旗鼓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打造“道德宜宾”。大力弘扬“诚信、包容、创新、图强”的宜宾城市精神;大力开展以“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为主旨的好家风建设活动;打造了李庄抗战文化、一曼故居等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基地;珙县“有思想的桥”、新乡贤文化等一批文化建设典型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成功举办“学习身边榜样·弘扬时代风尚”事迹巡回报告,开展道德讲堂400余场。
        志愿服务持续推进。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7万余人,机关党员社区“双报到”“党工+社工+义工”的党群服务模式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进一步健全。“宜宾志愿·携梦同行”主题活动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各类志愿服务2万余次,直接服务群众400万人次以上。
        精准实施乡风文明。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步实施,制定了《宜宾市脱贫攻坚精准扶智教育培训兜底保障方案》《宜宾市文化惠民行动方案》,市县(区)每年集中投入文化资金近2亿元,加强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筠连县精神文明建设“735”工程被中央文明办总结为“筠连模式”。
当前:B2(2017年03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