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尬舞”不再尴尬
乔志峰
近日,红极一时的郑州人民公园的“尬舞”被叫停了,公园东门贴着一张红纸告示“本园严禁任何团体、个人聚众网络直播行为!”园方解释称原因有三:第一,跳尬舞的人多,并且围观的人更多,践踏花草草坪;第二,人群密集,有人趁机偷盗,还出现一些摩擦;第三,有人现场搞网络直播盈利。(4月20日《郑州晚报》)
何为“尬舞”? 本为街舞专业用语,俗称斗舞,也就是彼此之间相互舞蹈技艺的“较量”和“比拼”。而郑州的大爷大妈发明的“逆天摇摆抽筋舞”更是奇葩,有模仿母鸡下蛋的、有模仿打架的,一时间火爆异常。人红是非多,这舞红了也容易“惹事儿”。这不,不仅被叫停了,还被园方总结出了几大“罪状”。
平心而论,园方总结的三大“罪状”,并非毫无来由。“尬舞”的走红确实吸引了大量围观者,也确实给公园的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不过,因此便要对“尬舞”一棍子打死、叫停了之,真的有必要吗?如果园方可以强化引导和管理,是否可以在“尬舞”和公园秩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毕竟,“尬舞”也是锻炼和娱乐的合法方式,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和追捧。
“尬舞”遭遇“驱赶”的尴尬,其实还暴露出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城市里的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缺少适合自己的锻炼娱乐方式;很多城市都存在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不仅是“尬舞”,就是那些普通的广场舞,不也常被投诉扰民吗?有些戏曲爱好者,想找个吹拉弹唱的地方也不太容易,有时候也会遭遇投诉、也会被撵来撵去。实际上,这都不完全是老人们的错儿,我相信,如果有合适的娱乐场所,老人们不会故意影响他人。
过去是“人过七十古来稀”,现在是“人生百年不稀奇”,怎样快乐充实地安度晚年,是很多人都会面对的问题。大叔大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虽然“辣眼睛”,却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老年人缺乏活动场所和必要的文化生活的现象,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政府部门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来。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赡养,更需要精神赡养。每一位老人家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会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进而推动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给老年人提供更多、更舒适安全的活动场所,应该成为各地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尬舞”不再尴尬,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