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做志愿者去……
李昌禹 贺林平 李茂颖 孟海鹰 乔栋 颜柯 王沛
        春光正好。人们不经意间发现,身边常有这样一群人——地铁里,他们扶老携幼、维护秩序;公园里,他们指路答疑、清扫垃圾;小区内,他们举办义诊、送去健康……当下,志愿服务渐成风尚,虽不时遇到资金短缺、权益受损等困扰,但好消息也不断传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志愿服务条例(征求意见稿)》,广纳良策、吸取民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召开,更加规范有序的志愿服务制度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志愿服务作为新型生活方式。
  春天带来的温暖,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暖在人心里。让我们走近志愿者、倾听志愿者——
        他们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感召而成长壮大
  “我们不是狂热的单车爱好者,我们是绿色出行的倡导者,当‘骑士’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带动大家一起低碳!”在广州,有这样一群倡导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80后”“90后”,他们称自己为“拜客”,也就是英文单词“Bike”的音译。他们的“头儿”,如今“拜客”绿色出行公益组织总干事陈嘉俊刚刚30岁,年纪轻轻的他,“公龄(公益年龄)”已有7年。
  陈嘉俊和他的小伙伴们只是当代中国志愿者群体的一个缩影。根据去年12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布的数据,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名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超过2825万,志愿服务组织在册登记超过24万个。再加上数量庞大的未注册志愿者,中国的志愿者总量已十分可观。
        有时,改变一个人生活轨迹的可能只是一场讲座、一次无心之举——2015年夏天,北京市五十中高中女生张昕玥跟妈妈听了一场关于孤独症患者现状的讲座,触发她和好友成立“Avalon米粒心理工作室”关爱孤独症同学志愿团队的想法。2000年,当时41岁的慕海林路过太原市南宫广场附近的献血站,“稀里糊涂”地加入献血队伍。“几天后血液中心打来电话,说一名危重病人用了我捐献的血浆,已经转危为安。”随后,这位工作时间“三班倒”的基层铁警,至今已经在全国的100多个城市献过血……
  志愿者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因为不同的缘由走上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道路上播撒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现在,做志愿者不仅高尚,而且时尚。总的来说,这要归功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道德意识的增强,以及榜样宣传的作用。这是一种正面积极的社会心理变化。”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说。
  “他们觉得正确,便不会为一时挫折、误解、纠结等负面因素所困扰”
  “情况还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3月25日上午,湘潭上游的株洲市清水塘霞湾港,“绿色卫士”湘潭大队的志愿者乘坐保洁船,开始了每月一次的湘江巡查。江风中,毛建伟随意裹着一件外衣,专心查看一处排污口……
  民间的监督力量凸显,阻力也随之而来——毛建伟常常会接到莫名的短信,威胁他少管闲事。如今,作为湘潭市环保协会的专职副秘书长,每月3000多元是毛建伟唯一的收入。投身环保十余年,积蓄早已消耗殆尽,“省着点花就好了。”毛建伟笑言。
  但有时,对另一些志愿者而言,“钱”的压力远不止于此。
  “那时候简直要崩溃了,晚上直盯着电脑屏幕,成宿睡不着觉。”因为“钱”的事儿,人称“笑姐”的宋桂华有一段时间完全笑不出来。
  2005年,宋桂华在“青岛信息港互动俱乐部”论坛上发帖子组建助残团队,集结了以下岗职工为主的第一批志愿者。他们把从社会各界收回来的衣物分类打包送到受助者手中。
  不料,没多久,网上的质疑声开始不绝于耳。“她肯定是想把钱装到自己口袋!”“谁会这么傻,没有利益会做这个?”“她一定吞了钱!”……
  “心底无私天地宽,咱们出钱出力出时间,坦坦荡荡做好事,对得起良心!”母亲的话支撑着宋桂华带领团队顶住压力发展起来,2014年团队注册为民间非营利性组织——青岛笑姐志愿者公益发展中心。
  “坚持的力量,有时就是信念和希望的力量。”彭凯平表示,“他们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社会将变得更好、其他人将受益、自己会变得更强大,便不会为一时的挫折、误解、纠结等负面因素所困扰。”
  “志愿行动离不开决策者、管理者的认同和支持”
  陈嘉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有感而发地说:“志愿行动离不开决策者、管理者的认同和支持。”
  毛建伟也介绍说,湖南省早在2013年就把湘江保护列为政府“一号工程”,对外招募“绿色卫士”志愿者;当地环保部门现在不仅免费为毛建伟团队进行水样检测,而且主动寻求项目合作。
  实际上,从全国来看,制度建设早已提上了志愿服务发展的议事日程。根据“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比例将达到13%。近年来,《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社区志愿服务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逐步规范招募注册、培训管理、监督评价等志愿服务全过程。
  2016年9月1日,我国首部慈善法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首次对慈善组织中志愿者的权责予以确认。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张朝晖表示,“现在全社会都来参与、支持志愿服务,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志愿者权益的保护上。慈善法的出台顺应了志愿服务发展的需求,为其提供了保障。”
  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晓红表示,顶层设计尚在整合中。“中央文明办作为主要的协调机构,民政部作为主要的行政职能部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作为主要的推动力量,共同促进志愿服务全国性平台的打通。”
当前:A3(2017年04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