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质与量
● 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越是在网络文学汹涌澎湃的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认识。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网络文学行业想长远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的社会、文化担当,没有这个前提,你创造了多少产值都毫无价值。
● 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 彭云
在庞大的互联网的产业链里,网络文学还是依附性的,创作上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传播上受科技和经济的引领,业态上受资本和媒体的约束,在文化上这种创新性、引领性明显是不足的。如果没有独立文化价值的显现,没有创新驱动,网络文学只能一直是在互联网大潮中的体现。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对于网络文学来讲,观念、内容的创新迫切性,甚至远远胜于技术、机制方面的创新。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 吴长青
网络作家要切实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在扎根现实的基础上体味社会冷暖。读者的审美趣味也要提高,要逐渐从不着边际的玄幻中走出来,真正提升历史和现实感,这样才能倒逼网络作家重续文学的熏陶、审视、载道传统,强化精品意识,真正创作出经典化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
● 北京大学副教授 邵燕君
谈网络文学写得好不好,要谈的是它最后有没有好作品出来,有没有足够数量的好作品出来。基数越大,出现好作品的几率越高。文学这个东西,确实要有点天赋,它跟别的教育体系还不太一样。好的文学生态就是怎么能够撒一张巨大的网,把这些文学的种子捞上来,然后让这些人有可能成长,有可能出好作品,这才是好的机制。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