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合作促发展 勇担责任铸风采
四川省安岳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结对帮扶工作纪实
谢彤 黄松 蒋敏 杨初
四川省安岳县人民医院始终遵循“仁心仁术,博爱众生”的院训,坚持把公益性对口帮扶作为担当社会责任的有效载体,推行“县乡同扶,人财俱援;技管并重,规范提高”的“安医援藏模式”,先后与四川省内10余家藏区医院,县内20余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和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受到了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尽心竭力
提升受援地区的整体医疗卫生水平
安岳县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四川省城乡对口支援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对口支援,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向派驻人员倾斜,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
“送出去”帮扶。医院累计抽调各科室70名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参与对口支援。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黄薇主动申请参加中国援非医疗队,到莫桑比克驻点提供医疗援助,3年时间完成手术800台,诊治病人近10000人,受到该国卫生部长的亲切接见。在汶川、理县等藏区医院,医院派驻人员通过教学查房、手术示教、邀请解放军总医院专家讲学等形式,着力提升受援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近3年来,共诊治病人6400人次,举办学术讲座32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5项,有效提升了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引进来”培养。近年来,医院通过与9个藏区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在人员调配、财务支援上优先向帮扶医院倾斜,同时,每个医院确定了3至5项重点帮扶内容,免费接收受援医院工作人员来院进修学习,累计已为帮扶医院培养了35名专业技术人才。
“互动式”交流。医院每年由院领导带队,深入帮扶医院,现场指导交流,帮助其形成专科特色,还通过“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周活动,把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累计已开展先心病筛查、白内障手术等10余项业务。
携手共进
勇担区域医疗中心的社会责任
安岳县人民医院针对受援地区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医院管理、医疗业务等方面实施进一步的帮扶措施:
一是卫生下乡助发展。医院从赠设备、育人才、送技术等多方面着手,累计派出医务人员191人次到乡镇卫生院实行驻地帮扶,接收基层卫生院进修生259人次,开展全科医生培训98人次,乡镇医生专题培训1506人次。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帮助受援医院开展新技术13项,4所乡镇中心卫生院成功通过医院等级评审,达到了县乡两级医院共同发展的目的。二是结对帮扶进社区。医院与县城13个社区联合开通了专家专科健康义诊直通车,每月不定期到社区开展巡回义诊服务;开展健康大讲堂、病友会等活动30余期,服务群众4000人次。同时,医院还与洗墨池、奎星阁社区持续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活动,主动认领社区义务服务项目20个;每年坚持对社区30户低保户、五保群众开展走访慰问,免费为他们进行血压、血糖等检测服务。
三是志愿服务促和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医院充分调动800名志愿者的积极性,持续开展了以“展公益、献爱心、树形象”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帮助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精神病患者等困难群体。同时,医院党支部、团委还与县城康复医院等单位结成帮扶对子,每年结合业务技术专长开展服务30余次,累计送医送物价值4万元。
不忘初心
助推帮扶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自启动精准扶贫以来,医院统筹推动贫困群众医疗救治与挂联帮扶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
救治贫困人口 “暖”民心。医院遵循因病施治的原则,打造医疗救治绿色通道,设置专用服务窗口,对入院治疗的贫困群众开展常态化的电话回访,普及常见病防治及居家健康保健小常识,实现了电话回访的全覆盖。医院率先实行贫困群众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减免贫困群众5%的住院费用,自2016年9月启动贫困人口医疗救治工作以来,已累计诊治贫困群众500人次,减免费用18万元。
结对共建“聚”民力。医院采用“党员干部+贫困户”的形式,与帮扶村全村64户贫困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组织医院心血管、呼吸、内分泌、消化系统科室的医护人员参与帮扶村“农民夜校”,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并通过村情民意的收集,制订“一户一策”帮扶措施80余条,为补齐制约发展的短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色帮扶“惠”民生。医院对帮扶贫困村创新开展了“三送”(送健康、送温暖、送希望)“三助”(助基础设施建设、助产业发展、助村级阵地建设)脱贫措施,设立了智力扶贫基金、健康扶贫基金、产业扶贫基金,捐款帮助全村9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对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帮扶贫困群众,其住院费用医保报销后的剩余部分,医院再报销50%,累计减免2.5万元;对在家发展小家禽养殖的贫困群众发放“鼓励金”,推动完成了全村近6千米“断头路”的修建;组织开展送医送药下乡义诊、送温暖等活动4次,诊治群众303人,免费发放药品、生活必需品价值3万元,受到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