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苏州一碗面
  提起苏州,人们往往会想到的是轻柔婉转的吴侬软语、精巧幽深的宅第园林、柔润光滑的丝绸和碧绿清雅的碧螺春,可是只有苏州人自己才了解,苏州的面也一样无法复制。苏式面以细面为主,阔面虽劲道,却不及细面贴合苏州人的秉性。味道偏甜厚重,重汤头。
  苏州作家陆文夫写的《美食家》中,把苏州美食和苏州面条通过朱自治这个人物介绍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文中写道: “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就像一个经典的镜头永远定格在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心头。所谓头汤面就是指面条店一天刚开门,用换上的清水所煮的第一批面条。趁下面条水还是很清爽而不浑腻的时候, 那一碗面才有嚼头,故而要早起吃头汤新鲜滋味的面条,这也算是一种人生享受,因此在苏州吃面更多是一种悠闲、精致和情趣生活的回味,是苏州版优雅人生的写照。
  由“姑苏面痴”肖伟民一手创建的同得兴,是近些年来苏州面馆里的佼佼者。为了面,他倾其所有,两次创业。为了面,拜师学艺,不断钻研,将奥灶面、苏帮面的特色相融合,研制出了似奥非奥、似苏非苏的“同得兴面”,将几乎要绝迹的老苏州传统面技艺继承了下来,做出了枫镇白汤面。
  它采用猪五花肉加调料经宽汤焖制而成,肉质酥烂如豆腐,且肥而不腻味鲜汁浓,还必须带有点酒糟味,面条顺滑弹牙。清早空腹来吃,热乎乎的面条下肚,浑身舒畅。据说这碗鲜美的面条必经过时间的历练:首先采用优质五花肉,经过拔毛、清洗等一系列步骤后,将五花肉加调味料放到锅中焖四个半钟头左右起锅,并在制作时加入黄鳝骨头、螺蛳等配料。这样一碗白汤面才能具备味道鲜美,焖肉细嫩入口即化等特点。精心熬制的汤,鲜而不腻,吃完不口干。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气和口味并存的枫镇大肉面只是时令美食哦,由于它的制作工艺复杂,需在室外温度25度以上才可以做,所以一年只有5至9月才能吃到枫镇白汤面。 宗合
当前:A3(2017年04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