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绘到底 同心共创文明城
安徽淮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从1995年开始文明创建以来,安徽省淮北市历届市委、市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常态化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使创建理念深深融入全市人民的精神血脉,以愚公精神克服困难,矢志不渝,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与梦想砥砺前行,努力探索出一条煤炭资源型城市抓创建促转型惠民生的发展之路,连续四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留下了鲜明的“淮北印记”。
       绘蓝图、搭框架,
       高位推进掀热潮
       淮北市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实行高规格架构,市委书记、市长任市文明委主任,市委常委和副市长任副主任,并设立常务班子每月专题调度,市委每季度专题听取汇报。
       去年3月31日,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暨文明创建工作大会召开后,市创城工作指挥部及9个工作组全面启动工作。市文明委印发了《淮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6年操作手册》等26个操作性文件,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进行指标细化,将任务分解到78家责任单位,并从中列出36项重点任务和10件为民创建实事作为重点项目督办。
       有“面子”、有“里子”,
       创建水平再提升
       道路更整洁了、路灯更亮了、公园更美了……这是许多市民对于文明创建成果的普遍认识。
       2016年,淮北市实施了144项文明创建项目,市财政列支1亿元用于以奖代补,将文明城市创建与城乡建设相结合,着力解决基础设施短板等问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开展采煤沉降区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大力规范城市管理,推进智慧城管、智慧城建、智慧交通等21项智慧项目建设,开展交通秩序、市容管理、经营秩序等专项整治,打造道路畅通、市容整洁、秩序良好的市容环境。
       不断完善文化惠民设施,镇(办)综合文化站、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全部免费开放。深入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精彩的文化盛宴。创新全民阅读活动形式,举办“文化惠民暨全民读书节”活动,擦亮了“书香淮北”的品牌。大力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10大类135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网上受理、办理。建立政务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房产交易中心和信访接待中心五大利企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淮北市大力实施“多城联创”战略,在“多城联创”战略的指引下,淮北市多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良好成绩。
       勤“体检”、早“治疗”,
       对标达标不放松
       为了确保各项创建工作对标达标,淮北市不断创新督查方式,将结对共建城市模拟测评、县区互查、“行走淮北”等多种督查方式有机结合,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市创城指挥部各工作组坚持日督查、周调度,定期开展“回头看”,将各单位问题整改率排名在市级主要媒体公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成为检验各单位工作效能的重要标准。淮北市严格落实四级包保责任制,创新推行“互联网+”,发挥“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平台作用,实现了问题交办、材料建档、督办指导和盘点销号同步落实。
       注重强化社会监督,在新闻媒体开设“曝光台”,开通市民监督举报电话,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看创建等督查活动,一些老干部自发成立文明创建义务巡查队,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的监督体系。
       树品牌、亮名片,
       文明花开满城香
       长期以来,淮北市坚持在基层开展好人评选,依托家庭居民、单位职工、群团系统、学校师生、主流媒体、网络民众六个主渠道,推行楼道(村组)、社区(村)、街道(乡镇)、县区、市的五级好人评选推荐机制;持续开展“感动淮北十佳人物”“淮北市道德模范月评十佳”等评选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巡演巡讲活动,厚植好人沃土,捧红好人明星。
       淮北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省第一个建立好人宣讲团,形成了“市有好人宣讲团、县(区)有好人宣讲队、乡镇(街道)有好人宣讲员”的巡讲队伍。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氛围,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制作了5万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手提袋、10万份《淮北文明18条》宣传手册、15万份 《淮北市民文明行为手册》等宣传用品,打造了淮海路、人民路、孟山路等公益广告示范街。
       如今,淮北市打破了人们对于“煤城”的传统印象,成为了一座宜居宜业、具有独特魅力的精美城市。 (淮北市文明办供稿)
当前:B2(2017年04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