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锋博物馆向学生赠送雷锋塑像
从雷锋到雷锋精神,历经五十余年的时代接力。
如今雷锋精神已经被凝聚或固化在一个名为“雷锋”的综合体上。
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雷锋”的身影不仅经常出没,而且是特色亮点。哪里有创建,哪里就有“雷锋”。
山东淄博,博山区国土局,局长陈农2014年5月的一趟抚顺之行,成就了淄博雷锋文化馆与文明创建的一段非凡之缘。
传播于广阔的土地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土地上。”
“把雷锋精神广播在土地上,我们国土人就是最直接的实践者。”从事国有土地管理工作十余年的陈农,不仅对脚下每一寸的土地倍加珍惜,而且对雷锋精神这颗珍贵的“种子”也是一往情深,“面临新的发展阶段,作为焦裕禄家乡的博山国土人,更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来打造国土资源工作新常态,我们发现了雷锋精神与博山国土的高度契合,这个契合点就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吴锡有,这位雷锋班的第22任班长,2014年5月陈农在抚顺与“雷锋团”签订军民共建协议时,两人的会面和淄博这座城市与雷锋精神的渊源,促成了他决定将雷锋文化馆建在博山国土分局的“圆梦之举”。
2006年3月作为第一个“雷锋班”班长参加淄博长运集团“雷锋车队”授牌仪式后,历任“雷锋班”的班长先后走进淄博,雷锋车管所、雷锋艺术学校等纷纷诞生。吴锡有说,雷锋精神与淄博大地有一种因缘,这不仅因为这里曾走出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而且这座城市的每一处细节,我们都能找到“雷锋”的所在。在淄博选中了博山国土分局建设雷锋文化馆,是多次考察多方对接后的慎重选择,不是凭一时兴起。以此为起点,多种形式的雷锋文化馆或纪念馆还将在全国各地先后涌现,当然,这些馆的建立都是以自己多年收藏的雷锋文化藏品为基础,融入地方或单位的特色文化。
雷锋文化藏品沉淀着丰富的雷锋文化、承载着鲜活的雷锋精神,将走向更为广阔的大地。
吴锡有的“雷锋文化梦”,在陈农和博山国土分局这里,有了一个温馨的“驿站”。博山国土分局由此开启了“雷锋文化馆”的全国巡展模式。
根植于亲身的实践
对于社会公众来说,雷锋文化馆是一个学习和传承雷锋精神的平台;但对于引进、筹建和维护雷锋馆,工作和生活在“雷锋”身边的博山国土分局干部职工们来说,雷锋精神已经内化为一种自身态度、机关文化,影响着每一天的自觉和不自觉的日常言行。
现有的雷锋文化馆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展出了有关雷锋文化的陶瓷、剪纸、报纸、年画等珍贵藏品100多种500余件。在布展的过程中,吴锡有整理封装了自己的300多件雷锋文化藏品,前后4次把它们从沈阳带到淄博来。
据陈农介绍,筹建雷锋文化馆,浸透了吴锡有和博山国土分局所有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筹建布展和日常维护中,他们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从不计较任何回报;雷锋文化馆对外开放后,馆里的讲解员都是博山国土分局的职工。陈农说,在建馆之初,就决定要用自己的职工做讲解员,因为讲解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向别人介绍雷锋事迹的时候,自己先要学雷锋,规范自己的行为。
雷锋文化馆负责人、局人事科的郭丽娜说:“我们讲解员大多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培训,这本身就需要更多的付出。但我不但没有影响工作,而且通过讲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
雷锋文化馆出名后,迎来一批批学生和社会上的参观者。每年的三四月份是一年当中参观人次最多的时候,有时参观来访的群体半天就能达到3场次,讲解员忙的时候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嘴上都起了泡。记者在博山国土分局采访期间,正逢清明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周末,郭丽娜因为前些天连续不间断地接待讲解,累成重感冒,喉咙肿痛得几乎“失声”,但仍坚守在雷锋文化馆的讲解接待岗位上。由她亲手带出来的另一位讲解员说:“能让更多的人知道雷锋的故事,把雷锋精神从我们这里传扬下去,再累再苦我们也值得!”
外化为创建的行为
博山国土分局连续10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多次获得“政风行风先进单位”“土地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党组织”“巾帼文明岗”等称号,行政审批服务窗口被命名为省级“青年文明号”。
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明创建传统和“文明单位”基因的基层国土分局,在创建过程中,有意识地引进“雷锋文化”,将雷锋精神体现在各项文明创建的丰富实践。
自2014年9月24日揭牌并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作为博山区双拥社会活动基地、博山区青少年学雷锋教育基地,雷锋文化馆共接待中小学生和区直机关工作人员参观近3000人次,在当地发挥着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积极作用。
以雷锋文化馆为平台,博山国土分局将此作为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践行群众路线、发挥文明示范的重要窗口,以实际行动深入弘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雷锋精神,不断转变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能。2015年,博山国土分局启动了“学雷锋,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系列活动,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深刻认识雷锋精神对做好新形势下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学雷锋融入日常工作当中。
分局还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文化建设,发挥省级文明单位的带头示范作用,开展各项关心、帮扶青少年的工作。长期支持青少年阅读,向博山区中小学生捐赠爱心图书近2000册。组织青少年参观雷锋文化馆及现场创作活动,收到孩子们撰写的参观日记40余篇,书画作品近百幅。同时,结合文化建设和国土精神塑造,分局还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慈心一日捐”、抗震救灾募捐、救助贫困生;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上街道,进社区,入乡镇”普法宣传以及义务植树和清洁城市环境等学雷锋活动,不断将雷锋精神外化为创建实践,进一步提升文明单位创建的品位,激发全局干部职工蓬勃向上的工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