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完善机制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本报讯(李敬)安徽省阜阳市是拥有千万人口的农业大市,280万未成年人中的80%分布在农村,而这中间,留守儿童又占绝大多数。作为农村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的好载体,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好阵地,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受到阜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为认真做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承建工作,推动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顺利实施,阜阳市建立了六项保障机制。
联席会议保障机制。市委明确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对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监督指导、考核验收,促进工作的全面落实。
任务分解保障机制。各级文明办负责牵头组织协调;教育部门具体承担建设、使用和管理;各级文广新局、文联等宣传文化部门积极组织送图书、送演出、送电影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各级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动员各自联系的文化科技志愿者、社会“五老”人员等积极参与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各项工作中去。
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对于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20万元,每年给予运转补助经费5万元;对于自建乡村少年宫,由各县市区财政列支乡村学校少年宫专项经费。
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均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管理办公室,明确至少1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运行。为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的素质,文明办联合教育局定期组织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
活动开展保障机制。每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不少于5项规定课程,不少于3项自选课程。在活动项目设计上,实行双向选择,按照“既注重发挥教师特长,又注重学生兴趣”的原则进行项目设计,由管理办公室统筹安排,做到人人能参与,人人有项目。
督查考评保障机制。各级文明办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使用情况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之中,作为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各级教育部门每年对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评比,排出名次,作为教育教学考评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