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宋德学是湖北襄阳的一名山村教师,在海拔1400多米山巅上的8个偏远教学点辗转任教41年。每天上完课后他护送孩子们回家,背孩子们过险沟,穿山洞;因为缺水,他爬坡踏雪到1公里外的水坑去挑水,一挑就是10余年……如今60岁的他继续深情守护山里娃,走下讲台上灶台,走下灶台上“哨台”。他就像一只不停转动的陀螺,用责任和爱在高山上舞出美丽的生命弧线。
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出发,绕过蜿蜒的傍山险路,拐过无数个陡坡急弯,方能到达楚文化发源地南条荆山主峰——主山寨。主山寨地处南漳、谷城交界,自古被史籍称为“南漳屋脊”。南漳县海拔最高的教学点——老君店小学就坐落在李庙镇主山寨高峰麓。
在这里,宋德学从满头乌发到鬓染秋霜,在海拔1400多米的山巅上的教学点辗转任教,一待就是41年。41年里,他行走在南漳、谷城边缘,走遍山川峡谷,动员每个适龄儿童上学读书。
1976年8月,19岁的宋德学回到高峰麓开始任教,主山高峰麓学区曾经设立的9个偏远教学点,如今,他已辗转任教了8个。
2006年,高峰麓原有的6个行政村合并调整,原有的9个教学点仅保留老君店小学作为方圆17.5公里内的唯一教学点。这年的新学期即将开学,其它学校都已经准备就绪迎接新的学期,老君店小学却连老师都还没分配好。学校太偏,距离县城足足有60公里,吃水都很困难,没有人愿意去那里任教。
这时,宋德学主动请缨:“我是高峰麓土生土长的人,就让我回去吧。”这一年他49岁,已是他任教的第30个年头。他知道,这个决定会让年近半百的自己吃更多苦。
老君店小学负责接收学前班到三年级的学生,四个年级共38名学生,从上课、维持纪律到学生的感冒发烧,只有宋德学一个老师。
四个年级等着他上课,他没有休息时间。一天下来,他常常累得直不起腰,嗓子沙哑得话都说不出。生病了,他总是硬撑到周末,把孩子们都送回家才到县城挂点滴……
41年里,因为各种原因差点辍学的孩子累计有30多个,宋德学或是义务接送,或是帮助学生申请减免学杂费,想方设法让孩子们都到学校念书。
当地有些群众赶到学校向宋德学表达感谢,他向家长们承诺,“只要我在这儿,就算只有一个孩子上学,我也会坚持到底!只要有一名适龄儿童,我就要动员他上学。”
遇到风雨夜,高峰麓常常停电,教学点一片漆黑。宋德学就在学生宿舍里点上蜡烛。“可是孩子们小,蜡烛倒了失火怎么办?”宋德学就把铺盖搬到男生宿舍里,睡在孩子们身旁。他在女生宿舍里牵着一排铃铛,遇到紧急情况,孩子们可以拉响铃铛呼叫他。
就这样,一年年过去了。如今60岁的他,“一人一校”继续深情守护山里娃,既当老师又当爸妈,走下讲台上灶台,走下灶台上“哨台”……他就像一只不停转动的陀螺,用责任和爱在高山上舞出美丽的生命弧线。
宋德学说:“山里的孩子不容易,起点不如城里人,再没了知识,就只能一辈子待在这山沟沟里了。我虽然默默无闻,但我的学生却能飞出大山改变命运。”
直至今日,41年的教学生涯,他守住了2000名孩子的上学梦,100名学生考上大学,飞出大山,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宋德学常说:“孩子们有出息了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