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
家长不做“反面教材”
李晓东
最近,我和妻子先后去了多地旅游。我亲眼目赌了无论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在旅游景点,不文明的举止行为仍时有发生。比如,购票时插队、随手扔垃圾、洗手间水龙头不随手关闭,厕所手纸的浪费、随地吐痰、乱闯红灯,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这些都显示着部分人的公共意识太差。甚至有的人认为:既然我花钱旅游了,那我就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既败坏了其自身形象,也给他人带来了麻烦。
看得出来,游客表现出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是习以为常的,特别是一些带小孩的家长并没有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我觉得,虽然这些看起来是一些小事,但在潜移默化下,孩子也有可能学会一些陋习。这是不利于孩子文明习惯的养成的。也有事实证明: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在孩子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比如,我们在各处的旅游景点会看到一些小朋友有不同程度的乱踩草坪、随意采摘花朵和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一些家长却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很少及时制止,这也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不讲文明、不爱护环境的坏习惯。
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应当在自觉遵守基本的文明准则基础上,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自觉塑造遵守社会公共文明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家长在与孩子一同出行旅游期间,就更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间和言谈举止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文明,注意每一个细节,力求自己文明有礼的言行举止能成为影响教育孩子的榜样。正如有些标语所写道的:“如果每个人文明旅游意识能够进步一小步,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的文明就会进步一大步”。
我认为,良好素质的培育必须从孩子抓起,必须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做起。作为家长,我觉得更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和培养孩子的个人修养,进而加强孩子文明旅游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