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成区53段黑臭水体治理基本完成
       本报讯(韩利)今年3月—6月,成都市政协采取“1+9+N”组织模式,带领全市政协组织、政协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分9个民主监督组,对城市建成区44条河流、53段共144.6公里黑臭水体、713个排污口治理情况进行了民主监督,53段中的绝大多数治理河段监测指标达到规定标准,水质明显改善。目前正在开展整治效果评估与查漏补缺。
       成都市政协委员张家荣介绍,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共109人次参加了民主监督,其中开展集中监督性视察1次,明察暗访8次,与沿河群众代表、企业管理人员座谈3次,先后发现问题7个、提出对策建议6条、提交提案8份、反映社情民意9条。
       成都市政协委员吴勇建议成都应加大水环境污染精准治理,“一是加强污染源的排查,加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二是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重污染流域要扩大禁养区、限养区范围。三是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严厉查处偷排、漏排、排放不达标的工业企业。”
当前:A3(2017年07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