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开区
全民参与 吹响“创文”冲锋号
陶建

  作为中心城区中人口最多的老城区,近年来,天津市南开区坚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利民惠民上,努力把“文明创建”打造成“民心工程”,以文明之风引领改革发展进程。特别是在今年,天津市文明委部署的大干50天迎全运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十大专项整治行动中,南开区更是吹响争创文明城区的“冲锋号”。


  1、“创文”为民
  由“示范样板间”到“大众标准间”
  在黄河医院,从一楼大厅到每个科室,从文明城区宣传展示到公共卫生知识展板,从干净整洁的院容院貌到方便残疾患者的无障碍设施,无不获得百姓点赞:“过去来医院就怕上厕所,又脏又有味儿,现在再也不怵头了。”黄河医院只是南开区众多“创文样板间”之一。为改善公共服务设施老旧等问题,南开区先后打造了黄河医院、观景里社区、五十中学、中国移动南马路营业厅等25个“创文示范样板间”,让全区上下学有可依、赶有目标,不断提升整体创建水平。
  建设“创文标准间”,工作机制是保障。把“创文”工作与改善群众生活20件实事结合起来,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作为创建的重点,确定民生保障、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八个重点难点攻坚任务,成立了“创文”工作总指挥部,实行专项攻关工作机制和“街道战区”工作模式,28位区领导分兵把口督办8类重点难点攻坚任务和12个创建片区,坚持日巡查、周提示、双周推动。对每一项整改问题明确督办领导、责任单位、具体负责人、办结时限、办结要求,确保整改落到实处,认真提升创建水平。建设“创文标准间”,专项行动是抓手。认真梳理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居民生活的固疾顽症。实施环境卫生清整行动、市场秩序整治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倒排工期,重点攻坚,挂图作战,销号管理;以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系列创建为抓手,综合实施“创文”教育实践集中行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行动、交通秩序治理行动;内外兼修,大力推进“创文”工作进社区、进楼门、进校园、进商场行动,着力提升人文素质。建设“创文标准间”,广泛宣传是基础。深入开展全域宣传,将创建为民理念传达到千家万户。设置4万余块宣传展板、3千余组特色展牌,形成了无处不在的公益广告宣传氛围;充分利用社区读本、文明南开公众号、“啄木鸟”行动新闻专栏,形成了全民覆盖的媒体宣传矩阵;组织开展40万户居民和6万名中小学生问卷调查,提升市民知晓率。

  2、“创文”靠民
  社区志愿服务从“独唱”到“合唱”
  “我怕耽误事儿,早上5:00就起床了”,6月9日上午,区市容园林委的武靓一边协助交警在海光寺路口执勤,一边笑着说。自南开区组织开展“党员干部每周奉献四小时”活动以来,2400余名党员干部、2万余名社区志愿者深入社区清脏治乱,每天160名机关干部走上街头引导文明交通。为了让文明融入城区的每一个角落,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南开区15万志愿者积极行动,在社区、在学校、在街头,“红马甲”的身影随处可见。嘉陵道街在宜宾西里社区试点开展“集爱心换好礼”活动,体育中心街宁乐里社区的“志愿服务联盟”包含11支队伍、54个单位、800余名专业人士,形成了社区志愿服务从“独唱”到“合唱”的区域化共建新格局。
  文明一个人,温暖一座城。“创建文明城区,离不开我们每一个南开人的努力和参与”,广开街朝园里社区居民郑金钟说。

  3、“创文”惠民
  从利民“新举措”到精彩“成绩单”
  南开的精彩蝶变再次说明创建文明城区是提升城区综合实力、内在魅力与发展活力的有效路径和实际举措。特别是打响“创文”攻坚战以来,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摆在我们面前:
  城区环境有效改善。修建修复10条支道路,提升改造7个公厕,对15条道路沿线237栋建筑进行综合整修。对全区214条主次道路每日水洗,对227条背街里巷每周清洗。对450个小区进行集中清理,清除社区小广告16900余处、堆物堆料等4380余车,拆除违章圈占1700余处。栽植乔灌木、绿篱达78.7万余株,大幅提升绿化水平。
  社会秩序进一步规范。实施联惩联动,查处关停黑网吧、黑诊所,规范市场亮证亮照经营,设立诚信红黑榜,累计治理占路经营15700余处。推进“大雁排队”行动,完成73个公交站点分区停车标识设置,进行排队乘车引导。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加强“五个一”文明社区创建、智慧型社区建设,实现街道综合文化站、市民服务大厅全覆盖,20余个便民服务项目,社区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志愿服务站全面开放,每季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多达2300余场。千余个文化楼门各具特色,传递着群众身边的正能量。
  未成年人教育全面推进。在全区6万名中小学生家庭中开展“小手拉大手、全家讲文明”活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孩子的文明行为,影响家庭、辐射社会。

当前:B2(2017年07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