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曾是假期“邮走族”
刘洪静
“妈妈,放暑假了你能带我去玩吗?”女儿雨桐向我提这个请求时,才读小学一年级。可当时我单位正在抢工期,根本不能请假。我只好送雨桐上火车,托付给列车员,让她独自乘车去内蒙古的姥姥家。雨桐曾戏称“自己是装在袋子里的信,经由火车托运,邮到姥姥家”。“邮走族”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作为“邮走族”的她,和姥姥姥爷共处期间,也得到了不少有益的收获。
姥爷和姥姥分工明确,姥姥负责为雨桐洗衣洗澡,饮食交给了厨艺好的姥爷。姥姥姥爷做过教师,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管理。他们给雨桐制定了一个暑假计划表,比如几点起床、吃饭、写作业、看电视、上床睡觉,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除此之外,姥爷还设置了奖惩条例,如果雨桐没按计划完成,就要进行惩罚,内容也很好玩,比如不按时起床,有赖床现象,罚给姥爷姥姥洗脚、洗袜子;超时看动画片,罚打扫房间卫生、倒垃圾;不写作业,罚陪姥爷去跑步……
一个刚读小学的孩子,不可能有那么强的自律性,雨桐一定会犯错,姥姥姥爷也不心慈手软,惩罚绝不妥协。雨桐受罚后,渐渐懂得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假期将要结束时,雨桐不仅按时完成了暑假作业,还预习了新学期的知识。我还发现雨桐变得更爱劳动,更关心父母了,她说姥姥姥爷告诉她要多爱爸爸妈妈,要懂得感恩,做个有孝心的孩子。
如今的孩子备受家人宠爱,很多时候表现得自私,眼里无他人。假期里把雨桐“邮”去姥姥家,也是想让她学着关爱长辈。经过假期的磨合共处,雨桐和姥姥姥爷的感情日渐深厚,两天不打电话,就会特别想念他们。打电话时,雨桐叮嘱姥姥姥爷多注意身体,好好吃饭,要照顾好自己,等着下个假期见哦。
很多上班族家长,既担心孩子成“宅童”,又不放心交给老人带,怕老人溺爱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想,“隔辈亲”的情感谁也无法改变,但老人爱孩子也不都是毫无原则的,他们养育孩子的经验可能也很丰富。不妨和老人们开诚布公地谈谈,讲出对孩子的要求,恳请他们的支持,心贴心地与他们交流,相信老人们会理解我们的一片苦心,并积极地配合我们,做好对孩子假期的监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