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树木葱茏,绿意盎然;街道上,人来人往,交通井然有序;社区里,邻里和睦,互敬互爱……在助推包头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路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一步一个脚印,步履铿锵。
聚共识 齐参与
全民上下加油干
提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印象,许多东河区的群众都说:“路口不堵车了,绿地多了,街道干净了,环境更舒适了。”这样的评价,恰恰印证了东河区全区的共识:“要通过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变化,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东河区高度重视,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强化创城工作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并成立了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定期分析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各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下沉到一线,蹲在点上、守在线上,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第一时间到场,就地解决,切实有效地推动了东河区文明创建工作。
同时,东河区全区干部群众走出办公室,走进大街小巷,带头义务劳动。每到周六,全区的干部群众都在各自指定的责任区域和路段,清理垃圾、铲除牛皮癣广告,监督制止各种不文明行为。现在东河区已经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强大合力,真正实现了文明创建“一盘棋”。
修道路 重整治
市容市貌展新颜
“虽然施工期间,回家的路有些堵、有些绕,但是一想到以后的出行越来越方便了,我们真心为政府所做的实实在在的民心好事点赞。”家住幸福小区的于女士赞不绝口。
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离不开城市硬件建设的支撑。全力打造景观示范街是东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缩影。今年,东河区共打造14条景观示范街和18条街巷。时下,顶着炎炎烈日,东河区的景观示范街建设工作仍在紧张的施工作业中。截至目前,已完成了总任务量的65%。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整治工作,东河区还组织成立了市场商场、校园周边环境、私搭乱建、沿街单位商铺、窗口单位服务大厅5个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对24个市场商场、12所学校、11个办事处34个校区进行综合整治。实施“城市双修”基础设施修复工程,对北梁新区和10个办事处的破损路面、便道进行了修补,共修补破损路面48968平方米、破损便道72770米、破损侧石12544米、更换破损雨污水井盖197个、雨水箅子75个、路灯19基,清理僵尸车53辆,城市的条条“经络”被逐一打通。
造氛围 树典范
书写文明新答卷
文明创建活动一直在路上。
今年以来,东河区大力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2个家庭获自治区第一届“文明家庭”称号,200个家庭获“东河最美家庭”荣誉称号,8个村获评“包头市文明村”荣誉称号,3个村获评第五届自治区文明村光荣称号……
这些典型如一座标杆、一面旗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文明的洪流在东河汇聚。东河区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以此优化社会环境,加速文明养成。持续推进的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网络文明传播等“文明行动”,让一份份《应知应会手册》,覆盖到了城乡居民家庭和单位;让一场场志愿服务活动,感动着万千百姓;让一个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宣传阵地在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建筑围挡、居民小区等多领域出现,真正实现了全覆盖的宣传格局。
一个文明的城市,必将承载起百姓更多的幸福。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歇。立足新的起点,东河区奋力前行,以实际行动让城市变得更加文明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