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基金会传递大爱温情
全国文明单位河南三门峡市环保局文明创建系列报道之四
常虹
“天鹏叔叔,我考上了灵宝实验高中!”当河南省三门峡市环保局爱心助学基金会会员张天鹏听到灵宝市西闫乡常闫村贫困学生小辉在电话里说的话时,他流下了欣慰的眼泪。这让他想起了两年前的一幕。
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到灵宝实验高中参加体验活动的时候,该校副校长对小辉说:“好好努力,我在这里等你。”从那以后,副校长这份特殊的“邀请”就成为小辉最大的动力。经过刻苦学习,今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灵宝实验高中录取。
2012年,三门峡市环保局志愿者到灵宝市西闫乡常闫村开展“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时,得知小辉等3名儿童因为家庭贫困而陷入即将失学的困境,当场对学生家长表态,一定会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完成学业。经过环保局志愿者讨论交流,决定成立市环保局爱心助学基金会,集众人力量帮助困难学生圆学业梦。经过调查走访,确定了把灵宝市西闫乡常闫村的小君、小辉、小展3位学生作为第一批资助对象。志愿者们对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进行了详细了解,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决定以助学立志、助学扶智为指导思想,对3名孩子开展全方位的系列助学活动。
基金会严格按照管理规程开展助学活动。一是基金会纪律严明,成员人数稳定,为资金长期使用提供有效保障;基金管理实行理事会制度,确定专人管理账目和钱款,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定期在本局网站上进行公开,接受全局人员的监督。二是与村委会和家长签订帮扶协议,使得帮扶活动具有约束力;每月定期为孩子们送去资助资金,直到他们完成高中学业。三是拓展帮扶内容。对贫困孩子除资金帮扶外,更注重精神、心理层面的帮助和辅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建立了微信、书信联系,时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每年春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他们都会到每个孩子家中看望慰问,给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书籍,对他们进行鼓励,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每年暑假邀请孩子们到环保局做客,开拓眼界;到灵宝市的重点高中感受文化熏陶,接受校领导格言鼓舞,进行励志教育,体验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带领孩子们到书店阅览图书,增加知识积累;带领他们到公园、动物园游览,丰富童年生活;组织他们开展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开阔眼界,培养兴趣。
该局爱心助学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该市财政局、教育局等12个市直单位20余名爱心人士主动加入市环保局爱心助学活动,定期向基金会捐款捐物。多家企业的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随着该局爱心助学力量不断壮大,志愿者们决定扩大助学范围,在对扶贫帮扶村卢氏县潘河乡东河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同步开展文明帮扶,将助学基金覆盖该村贫困儿童。2014年,经过走访,将该村潘河小学的小鸣和小茹等5位贫困儿童纳入助学计划。
5年来,该局爱心助学基金会这株爱心小苗已经茁壮成长起来,固定会员达到50余人,已累计募集到爱心善款6万余元,捐赠书籍1000多册,衣物300余件,书包等学习用具30余套,进行励志教育32次。资助的8名学生品学兼优,1名考上重点高中,6名成绩名列前茅,1名进步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