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 接
“最美气象人”,因平凡而美丽。他们有的在高海拔艰苦台站工作三十多年,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挑战,以站为家,常年坚守,默默奉献,在付出中获得幸福,平凡中彰显伟大;有的刻苦钻研业务,创新工作方式,在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中勤奋耕耘,敢闯敢干,为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作出了突出贡献;有的大学生员工,在基层台站工作了十多年经历了艰苦生活和恶劣环境的锤炼,接受了青海气象人优良传统教育和优良作风的养成,历练了扎实的基础工作技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年轻一代气象人树立了榜样。
这里介绍的,是5位青海“最美气象人”的平凡故事。

“最美气象人”合影
前 序
青海省气象局成立于1954年10月。局机关内设10个职能处室;下辖12个直属事业单位,9个市、州气象局;全省54个基层气象台站,全部为国家艰苦台站,81%分布在青海藏区,其中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有31个,4000米以上的有9个;设在乡镇及以下气象站9个。全省气象部门在职职工1442人。
60多年来,奋战在青海高原的几代气象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甘落后”的优良传统与作风,铸就了气象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取得了优良的工作业绩,推动了高原气象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坚守在艰苦台站的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时代感,勤奋工作,默默奉献,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青海省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塑造气象部门良好形象,不断提升职工文明素质和气象服务能力,推动了高原气象事业健康发展,涌现出一批气象工作者先进典型。
从2016年9月开始,青海省气象局与青海省文明办联合,在全省气象部门开展了“寻找最美气象人”活动。今年4月18日王晓青等5人被授予青海“最美气象人”荣誉称号。他们是青海省气象职工的优秀代表,是气象改革发展的时代先锋,青海气象工作者优良传统与作风的传承者,是全体气象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青海省文明办、青海省气象局号召:全省气象部门要广泛学习宣传“最美气象人”先进事迹,领悟事迹内涵,领会精神品质,引领气象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和时代风范,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人人争做“最美气象人”的浓厚氛围。
〖咬定青山不放松〗
青海最美气象人:王晓青
关键词:扎根坚守、奉献助人
单位:黄南州泽库县气象局

王晓青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
泽库县气象站属于国家一类艰苦站。1979年10月,王晓青初中毕业被招考到县气象站工作,在海拔3700米的泽库县气象站当了一名普普通通测报员。在工作岗位上,王晓青不畏环境艰苦,爱岗敬业,砥砺前行,一干就是38年!她以“扎根高原能吃苦,钻研业务比奉献”为精神动力,始终坚守在泽库县站的一线测报岗位上,先后5次荣获“百班无错情”劳动竞赛奖,2次被授予全国气象部门“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她被同事称为县气象局的“老房东”。
她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和气象业务知识,坚持每周学习制度,在全站形成人人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针对每年新来大学生气象基础知识薄弱、操作能力差的实际,她积极发挥老观测员的优势,组织业务培训,做好“传、帮、带”工作,很快使他们具备了独立值班的能力。新分来的大学生王银萍说:“王师傅不但像长辈一样经常关心年轻同志,还像老师一样时刻教育我们。别看她平时为人随和,可在工作上却一丝不苟,非常严格,令人尊敬。”
泽库县海拔高,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三分之二。为了工作,她和丈夫结婚很长时间都没要小孩。有了孩子后,孩子体弱多病又不适应高原气候,王晓青和丈夫只好把孩子送到外地亲戚家寄养上学。虽然与丈夫在同一县城工作,但因丈夫的工作原因,需要常年出差在外,她也就把气象站当成了自己的家。站上因缺少人员,她加班加点也就成了常事。为了让其他同志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团聚,她还主动放弃休假时间继续工作,并且连续21个春节没回山东老家过年,这让她年迈的父母抱怨不已。面对家庭和工作难以两全的情况,她总是选择工作,丈夫埋怨说:“你当了多大个官,常年如此,好像缺了你气象站就不转了似的!”王晓青劝慰丈夫道:“我都在这工作三十多年了,已经习惯了,除了为站上多做点事外,我也不会别的。等我退休,再好好陪你吧!”
〖俯首为牛献故乡〗
青海最美气象人:钟元龙
关键词:好班长 保护神 老黄牛
单位:海南州气象台

钟元龙和同事研究、探讨个例天气
1993年6月从南京气象学院毕业后,钟元龙毅然回到了偏远落后的故乡——海南藏族自治州,在该自治州气象台先后从事牧草观测及实验、地面气象测报、天气预报、气象服务、行政管理等工作。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使他受益匪浅,也为他后来挑起全州气象预测预报服务重任奠定了基础。
作为州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首席预报员、团队领头人,他时常以单位为家,尤其是在有重大灾害性、转折性、突发性天气过程时,无论白天黑夜即便身体不适,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单位,主动加班加点为天气“把脉”。因为他知道,天气预报预警服务责任重于泰山,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不仅如此,在他走上领导岗位的14年来,每逢节假日,他也主动承担起值班的任务,让台里新来的年轻同志回家与父母团聚。
在业务专业知识方面,他认真学习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及公共气象服务等知识,和同事们一道,根据海南州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对个例天气进行分析、总结,积极开展预报方法研究、探讨,熟练掌握预报方法和预报工具的使用,积累了丰富的预报工作经验。在他的带领下,海南州气象台预报质量连续7年名列全省市州台前茅,多次获得西北区市(地、州)气象预报前5名的好成绩。
作为在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积极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将自己的宝贵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同志,手把手地指导他们预报预测业务、论文撰写、课题申报等,为预报人才培养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的帮助下,一批优秀的年轻预报员脱颖而出,走上省、州气象部门预测预报重要岗位。而他,依旧兢兢业业,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情和豁达,继续奋战在熟悉而平凡的岗位上。
〖三江源头傲风雪〗
青海最美气象人:军巴尕才
关键词:高海拔 领头羊 感恩心
单位: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气象局

军巴尕才在观测场检查仪器
军巴尕才1983年9月考入青海省气象学校通测班。毕业后,这个土生土长的康巴汉子,先后在海拔4180米、4075米、4206米的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气象局工作,足迹始终没有离开过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而在海拔最高的曲麻莱县气象局一干就是16年。
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生活,他身患多种疾病,但他从来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个人请求。曲麻莱县气象台台长盛兆源提起军巴尕才时几度哽咽:“他总是装着各种各样的药,一直带病值班,尽量关照年轻同志工作生活得舒服点,但是从来不懂得照顾自己。他的确很不容易。”
1993年6月,军巴尕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对自己始终高标准严要求,心存感恩。他常说:“做人应该说话算数,既然你宣誓入党了,就要对自己的誓言负责,终身不能变。”
长期以来,他特别关心当地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致力于民族团结、扶贫攻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每年到最远最穷的村里蹲点,了解牧民群众的困难和心声。他先后当选为治多县人大代表、玉树州党代会代表、曲麻莱县党代会代表,每次都在会上发出“气象声音”,让社会了解气象、关心气象,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气象,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作为曲麻莱县气象局的“领头羊”,他倾情基本业务质量和气象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基层气象台站如何在青南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创新性地开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服务牧民。在他任职的16年时间里,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得到曲麻莱县委、县政府和牧民群众的好评,气象事业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州气象部门前列。他本人也于2006年1月被人事部、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11月被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海省气象局授予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用心培育服务花〗
青海最美气象人:张景华
关键词:用心 细心 耐心 专心
单位: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

工作中的张景华
“气象服务像花一样需要我们用心培育,努力为用户绽放最美的花朵”。这是张景华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刚接触专业气象服务的她,需要和客户不断地打交道,对于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来说,充满挑战。有一天新闻节目人口普查的报道启发了她:何不以电话调查的形式进行一次潜在用户普查?她开始每天不厌其烦打几十个电话,了解各个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是否与气象有关联。她的笔记本记满了关联单位地址,划定范围,她还鼓足勇气,不断克服心理上障碍,上门宣传服务。
为了让社会了解、认识、接受专业气象服务,挖掘服务用户,她带领大家深入到各行各业作更加广泛细致的调查,体现出精细服务的精神。在洽谈过程中,面对有些用户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张景华总是认真对待,不仅仔细查阅各方资料,还虚心向他人请教,直到为用户解答好问题、解决好要求,为后期的顺利合作奠定基础。而用户更被她执着、用心的工作态度所感动。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张景华先后促成服务中心与多家单位达成合作协议。
她像辛勤园丁,锲而不舍用心培育专业气象服务这朵花,从专业气象服务领域策划宣传、服务产品研发、服务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创新的工作,使青海专业气象服务用户和效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3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她倾注了汗水的省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气象台于2016年被青海省妇联授予“青海省巾帼文明岗”。
随着各行业对防灾减灾日渐重视,对专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向精细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她注重新技术和其它行业知识的学习,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始终站在前沿,她带头进行研究,先后发表和交流论文17篇,主持完成省气象局课题11项,部门间合作4项,许多课题项目的研究填补了专业气象服务的空白。主持开发环境气象指数9项,投入业务应用,丰富服务内容。在她的倡导下,她所在的专业气象台员工钻研业务蔚然成风,课题申报成功率逐年提升,实现服务与科研双向转化,有力支撑了专业气象服务持续稳定发展。
〖格桑花开野牛沟〗
青海最美气象人:张慧琴
关键词:传承精神 爱岗敬业 精益求精
单位:海北州气象局

张慧琴(右)与同事交流土壤样本采集
她是一名80后。2004年5月从成都气象学院毕业后,来到了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气象站。这是一个设在乡政府附近偏僻山坡上的艰苦气象站,漆黑空旷的夜幕常常让她心惊胆战,偶尔远处传出的几声狼嚎犬吠更令其毛骨悚然。每当观测时间到了,张慧琴便抑制着内心的恐惧,壮着胆子走向观测场。就这样,她在通往观测场的小路上,从春走到夏,从秋走到冬,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了下来。
她努力掌握业务规范,钻研业务知识,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业务能力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作为业务骨干,在调动到刚察县气象站后,她经常带领全站同志集体学习,分析问题,交流经验,在她的精心组织下,刚察国家基准气象站在全州业务竞赛中取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她个人先后获得“百班无错情”、“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青海省气象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全省地面测报业务竞赛中,两次获得全省“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并两次代表青海参加全国气象行业业务技能竞赛。
近些年她虽然调到州局业务科工作,但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依然没有改变。她的手机每天24小时从不关机,唯恐观测员有事情时找不到她。每次面对复杂天气过程时,她总是以最快速度赶到值班室,协助观测员观测、编发报;每次仪器设备或者网络出现故障时,她也总是及时赶到现场分析原因、排查故障。2014年全省新型自动站投入正式运行后,出现多个台站发送更正报的问题,她用3天时间认真分析软件运行流程、对比各个站的各类系统日志等资料后,确定了故障出现的原因,协助省气象信息中心解决了全省范围内大部分台站发送更正报的问题。
从野牛沟气象站担任测报员,到托勒气象站、刚察县气象局、海北州气象局,她留下的是一串串精准的观测数据、对事业的责任与担当、对气象精神的忠诚演绎与实践,成就了年轻气象工作者继承、进步、成长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