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山之夜
治蜀兴川创城记·砥砺奋进的五年
——四川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巡礼
一千多年前,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坐船顺江而下,在路过嘉州(现四川乐山)时被这里的山与水所倾倒,写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乐山依然是一幅美妙的画卷,只是这一次,画里不再只有山水之美,还增添了街头巷陌的市井人文之美。乐山,正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全城联动、全民参与,城市越变越美,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文明之花在嘉州大地竞相绽放。
近年来,乐山把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作为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来抓,依托峨眉山景区、乐山大佛景区两大核心景区,不断向地域空间、产业空间延伸,乐山旅游呈现更加开阔的格局。同时,乐山积极搭建旅博会、茶博会等重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并成功承办三届四川省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和两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乐山赛段)。
今年1月,乐山旅游晒出“十三五”开局之年成绩单: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突破4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20亿元,旅游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乐山旅游业蓬勃的发展既推动了乐山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文明旅游”的理念深入每个乐山人的内心。
去年9月,由乐山市文明委、市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11个单位承办的“办好旅博会、创建文明城”乐山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系列活动展开。“文明乐山微笑服务”活动,“争当文明东道主,我为旅博添光彩”主题书信活动,“文明乐山人、有礼行天下”文明旅游素质提升活动等的开展,在全市形成创建文明城市、参与文明出行、争当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
乐山市旅游和体育发展委质量规范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相关部门加强旅行社和导游的培训管理,落实景区讲解员和导游全程责任,切实做好“安全旅游、文明旅游、理性消费”,开展了一系列文明旅游活动,不断提高游客和市民的文明素养。
与此同时,市工商局大力提升乐山旅游消费环境和“诚信乐山旅游”品牌形象,加强诚信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交换中心;设立了乐山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实现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2016年,乐山市成功申报创建省级放心舒心消费城市。
此外,乐山市公安局专门成立的旅游警察支队;乐山市妇联在景区设置了巾帼文明劝导员,进行流动劝导、倡导文明旅游;乐山团市委在景区以及游客较多的地方设置了青年志愿岗,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打造文明旅游,不仅让更多来乐山旅游的游客爱上乐山,也让乐山市民体会到了在一座文明城市生活的幸福感。
从城到人,从人到城,当文明成为一座城市的梦想和追求时,创建文明城市就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近年来,乐山提出了坚持“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为魂”,通过“森林城市”理念疏旧建新、南拓西延,建设“一城两新区”,打造宜居乐山,为乐山城市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绿色打底、山河为骨。乐山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连续三年持续改善;实施竹公溪流域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中心城区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三年100%;大力实施绿化精品工程,打造城市绿心环线、竹公溪公园等,建成区绿地率32.69%。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
文化为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市注重以文化人,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以“井研农民画”为载体,创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充分利用“三江讲坛”,创新组建“百姓宣讲团”,广泛宣传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持续开展“德润万家·善行乐山”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申报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造的“文翰嘉州——百姓直通车”文化品牌成功创建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现在,乐山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便利。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同步发力,岷江东岸、青江片区等新区初具规模,旧城区市政设施与道路交通设施、绿化美化与街路景观等全方位改造提升。城市越来越文明,市民素质也在不断提升。郁郁葱葱的树木与干净整洁的街道相簇相拥,秩序井然的车流与文明礼让的行人有序行进,环境优雅的小区与怡然自得的居民和谐共生……扑面而来的文明之风让人倍感温馨与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