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 书
许永强(四川)
  通常说酒喝多了会醉,我认为有深度的书籍、美的绘画和好听的音乐也能使人“醉”。且,在我看来,读书之“醉”大致有三种境界:微“醉”、大“醉”、半“醉”。
  微“醉”者就像喝酒喝不多的人,喝个三杯五杯便呈醉眼朦胧之态。借着醉意,话也就多了,没遮没掩。所以读书读到“微醉”的人总爱对别人说:“某某书是如何如何深刻,多么多么感人;某某书我已读了多少多少遍。”如是你随便问几句书的内容,他且能对答如流,可一旦你深问几句,他便有些答非所问,王顾左右而言他了。微“醉”的读书人读到兴头上,往往还会铺纸写诗或读后感什么的,以为日后必有大用,但未写几句便丢下笔,合上书,得意洋洋地哼着小曲,倒在床上,片刻功夫便进入了梦乡。
  而读书读到大“醉”者,则常常“雪夜书千卷,花时酒一瓢”,易醉态百出,一会儿痛哭流涕,一会儿哈哈大笑。正如明代学者李贽所言:“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如此“恸哭呼呵,涕泗滂沱”,很容易让旁人怀疑这个人是否神经出了“毛病”?而对读书大“醉”之人,你最好不要对他所读之书及“理论”提出异议,不然他定和你没完,非脸红脖子粗地与你争个高低输赢不可。你一看他这架势,说:“算了,我们别争了,没意思。”可他偏不依,非得要个结果。
  我以为,半“醉”的读书人“酒品”颇高——虽极有酒量,但从不乱喝狂饮。浅斟慢品,韵味渐浓,终至微醉,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妙景如歌,好不快哉!读书人在夜阑人静之时,泡上一杯香茗,让书香与茶馨相融,任热气在台灯柔和的光线里袅袅飘升。这时候书读至半“醉”,情不自禁随书里的哲人漫游,得书中之真谛。于是乎,浮想联翩,美景叠出。若与人交谈,书中精神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语言,举一反三,纵横捭阖,妙语连珠,引人入胜。你能理解领会,他不显得自满;你表示不屑,他也不气恼。读书读到半醉,往往容光焕发,心旷神怡,书中深情美景哲理情思,如梦似幻,美不可言。而这,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啊!
当前:B3(2017年08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