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大塬盛开文明花 南梁精神再谱新篇章
甘肃省庆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谢东峰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全市辖7县1区,116个乡镇,总土地面积 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5万。2002年撤地设市后,经过10多年的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5万多人。
  ●庆阳是一片红色热土,是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1934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根据地,为长征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并由此形成了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成为庆阳老区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
  ●庆阳是一个美丽神奇而又古老文明的地方。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面积达910平方公里的董志塬,是黄土高原残原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黄土层最厚的一块原面,有“天下黄土第一原”的美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闻名于世的黄河古象化石和环江翼龙化石就出土于这里。周先祖不窋在庆阳“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
  ●庆阳永远走在不断创造文明的路上。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一份难得的荣誉,更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层次和开放水平的重要标志。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庆阳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南梁精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幸福美好庆阳。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盯创建目标,持之以恒抓建设、重管理、育新风、建机制、带乡村,2011年和2014年两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地级提名资格城市年度创建工作测评中,位次逐年前进,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召开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会议

高原平湖飞彩虹

组织开展“传家训 亮家风 ”主题活动

组织开展“道德讲堂”集中示范活动

2017年“凡人善举 情暖陇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日宣传教育活动现场

 

       建机制——
       “一把手”挂帅上阵
       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一号工程”
  6月14日,庆阳市召开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千人大会”,全面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的总号角。与往年的“千人大会”一样,市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干部群众代表参加了会议。市委书记贠建民,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涛作讲话,在全面总结分析全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之后,号召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再掀文明城市创建高潮,推动创建工作再上台阶。
  其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号角吹响之后,庆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把创建工作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号工程”,强化领导机制,着眼常态长效,着力提升创建的保障力。庆阳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总指挥,由市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和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由西峰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兼任创建办主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逢会必讲,调研必看,研究部署各项创建工作,协调督促重点任务落实。同时,切实强化责任机制,狠抓创建工作落实。每年年初制定下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意见》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标管理任务分解表》,逐级签定责任书,将创建任务落实到单位、具体到责任人。
  在创建工作中,庆阳市始终强化督查机制,倒排目标时间,压茬推进任务。全市建立了指挥部、创建办、牵头单位、西峰区四级督查制度,指挥部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西峰区每月开展两次联合执法行动,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集中整改。在此基础上,切实强化考评机制。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每年年终对工作任务完成好、成绩突出的集体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集体奖最高达到50万元。对工作不力、任务落实较差和存在问题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问责。
       育新风——
       突出核心价值观教育
       组织市民“做文明人、建文明城”
  庆阳市委书记贠建民在督查创建工作时多次指出,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只有市民文明,才能充分彰显城市文明;要牢牢抓住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这个根本,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如春风化雨、层层渗透、深入人心。
  为此,庆阳市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中心,坚持抓教育培育文明、抓活动传播文明、抓管理引导文明,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着力提升市民的文明度
   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借助陇东大讲堂、基层党校、市民学校等平台,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主题党日”、理论宣讲等活动,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匡正价值追求,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南梁精神有机结合,开展全方位宣传教育。突出城区主干道,建成城市公益广告宣传长廊3.7万米,宣传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和“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牌8000多面,开展演讲比赛、书画展览和“千人书写核心价值观”等系列活动,启动实施了一街、一场、一馆、一园、一长廊、一社区“六个一”工程,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阵地。
  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加强重点领域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发布诚信“红黑榜”6期,褒奖诚信企业1023个,批评惩戒失信集体和个人955个。命名省级诚信单位18个、市级诚信单位126个、诚信示范市场8个、诚信经营示范店100多家。
  推进道德模范选树和学习宣传。第小妮等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路甜甜等1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刘兰芳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李鹏亮等12人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李勃等76人荣登“甘肃好人榜”、冯晔家庭等2个家庭荣获全省文明家庭,张馨等41人荣获庆阳市道德模范、左健康等159人荣登“庆阳好人榜”。去年以来,全市300多家道德讲堂累计开展活动6000余场(次)。深入开展“传家训、亮家风”活动,举办专场报告会30多场(次),征集优秀家风家训2000余条,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推进市民文明行为养成行动。持续推进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网络文明传播“四大文明行动”,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成立了庆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全市共有志愿服务组织331个,正式注册志愿者28.5万人,先后组织30多万名志愿者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教育工作。去年以来,开设媒体专栏10多个,累计播出相关节目700多期;庆阳文明网开设“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百日宣传教育活动等专题15个;印制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手册》13万册、《倡议书》10万份。持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用身边事、身边人教育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抓建设——
       从治理背街小巷开始
       倾力打造宜居生态美丽家园
  庆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涛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石,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客观体现,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必要条件;要结合海绵城市、管廊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建好城市“硬件”,增强城市功能,凸显城市特色。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庆阳市首先从治理背街小巷开始,加强便民工程建设。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每年敲定实施一批“五个一百”便民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向市民公开承诺。近年来,在市区新建改造幼儿园、小区蔬菜销售点、便民公厕、各类停车场共400多个,治理城市巷道100多条,投运公共便民自行车1000辆,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以此为契机,庆阳市还大力推进城市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化”建设工程,主干道和街巷硬化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到28.54%,主次干道亮灯率达到95%以上。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成庆阳博物馆和城市规划馆、科技馆、会展中心,新建城市综合文化广场3处、小型健身广场20余处。着力打造红色南梁、岐黄故里、周祖圣地、民俗庆阳“四大文化品牌”,建成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天富亿生态民俗村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和庆阳大剧院、五星传媒大厦等重点文化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在遍地开花建设便民工程的同时,庆阳市大刀阔斧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完成了庆阳机场4C级改造,开通北京、上海、广州、兰州、西安、银川6条客运航线;建成福银高速西长凤段、青兰高速西雷段2条高速公路205公里,西平铁路穿境而过,正在加快建设银西高铁庆阳段和甜罗、打庆、庆平、南太四条高速公路;按照“八纵十六横”路网规划,开通新区道路10余条,完成旧城区主干道和90%的巷道升级改造,城市循环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大手笔运作,立体式推进,是庆阳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又一重大举措。庆阳市坚持文明城市和海绵城市、管廊城市、智慧城市“四城同创”,全方位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以创建“管廊城市”为目标,建成地下综合管廊97公里,水、电、网线全部进入管沟,城市“蜘蛛网”得到有效治理。经过激烈竞争,庆阳市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围绕“千池百湖”建设目标,建成集蓄保塬生态彩虹桥、东湖公园、阳光天湖、庆阳北湖等城市生态景观,新建城市小游园10余处,“高原湖城”初具雏形。
       重管理——
       机关党员干部身体力行
       积极探索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每周五下午,是庆阳市确定的“党性锤炼日”。这天下午,各级各类机关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走上街道,按照划定的责任区域,进行卫生大扫除,开展城市保洁宣传,监督制止各种不文明行为。
  机关党员干部上街当保洁,是无声的宣传和引导,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这只是庆阳市加强城市管理的一个举措。
  经过几年的创建实践,庆阳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在“管”。为此,庆阳市探索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积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由“突击型”“经验型”“粗放型”治理向“长效型”“法治型”“精细型”管理转变。
  推进城市管理服务智能化。加快城市管理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建立数字城管热线24小时受理和回访机制,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引进华为集团,建立了庆阳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首期机房已经建成投运。城管执法实现了无人机检测,并建成了监控机房。
  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创新工作方法、技术和手段,把管理任务落实、落细、落小到一个井盖、垃圾箱、安全护栏、路灯等城市小部件的维护上,落实到垃圾随时清扫、乱贴及时制止、违停跟踪处理上,做到管理精细化、工作流程化、操作规范化,让市民群众深切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将城管与工商、食药监、交警等部门力量有效整合,科学分布于城区各路段,形成全覆盖、不间断、无缝隙的日常监管网络。坚持市、区指挥部与乡镇街办、社区联动协作,合力整治燃煤锅炉、工业废气、扬尘和大气污染,共同维护“庆阳蓝”。
  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大力优化城市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环境秩序日常监管、大气污染防治、窗口单位管理等网格化机制,建立市、区、街办、社区四级联动,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不间断、无缝隙的日常监管网络,做到管理权限下放、管理力量下沉,责任落实到每个网格、每个岗位、每个责任人,确保每项任务有人管、每项责任有人担。按照“自己人自己管”的原则,发挥机关、学校、社区、行业共同作用,举办全民读书和社区文化艺术活动,以知识和艺术浸润人心、涵养文明。
  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庆阳市持续开展整治活动,彰显城市形象魅力。庆阳市委、市政府从今年6月份起,开展了城区环境秩序百日集中整治行动,通过市容环境专项整治、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市场环境专项整治、餐饮环境整治、小区管理服务专项整治和窗口服务专项整治六大整治行动,集中解决影响市容环境和市民日常生活的痼疾顽症,努力为群众创造整洁优美、便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带乡村——
       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
       全面提升城乡整体文明程度
  近日,庆阳市下发《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针对目前全市农村存在的重点问题,提出要通过破除“四项陋习”(破除婚嫁彩礼过高、婚丧大操大办、赡养老人薄养厚葬、治丧时间过长等陋习)、打击“两种行为”(严厉打击部分农村聚众赌博和婚车行进途中拦截索要财物的行为)、弘扬“一个风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宣传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切实把广大群众的负担降下来,把农村淳朴友善之风正起来,把文明乡风和民风树起来。
  近年来,庆阳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始终认为,广大农村是城市的发展之源,创建工作不能只仅仅停留在一城一池上,必须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让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辐射延伸,全面提升城乡整体文明程度。《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指导意见》的出台,正是这一认识的具体化。
  为了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活动,庆阳市组织有关人员赴重庆、河北、广西、安徽等省市考察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大力开展“抵制天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传家训、亮家风”“婚育新风进万家”等主题活动,遏制不良风气,培育文明乡风。今年“七夕”节期间,庆城县、合水县等县计划组织举办农村集体婚礼,引导群众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
  围绕精准扶贫,紧扣城乡文明统筹协调发展,庆阳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按照“三有六个一”的模式,在各级文明单位中大力组织开展了“结对子、种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帮助贫困村与文明单位结成“对子”180个,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机构开展公益捐献援助活动,与延安市道德模范爱心公益协会建立了友好城市联谊关系,捐赠扶持贫困户脱贫,支持贫困学生上学,培育了新风尚,传递了正能量。
  坚持开展乡贤文化建设。全市95%以上的行政村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宁县焦村镇任村在红白理事会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好风气。切实把道德“红黑榜”与“星级文明户”创评相结合,积极推动“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好妯娌、好邻居”等群众自评自议活动,培育乡贤文化,大兴贤良之风,激发乡村文化建设活力。
  坚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市广泛组织开展了以农村“十乱”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着力加强农村环卫长效机制建设,清理“三堆”3万多处,建成了一批农村垃圾收集点、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和环境整洁片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庆阳老区人民,正以昂扬奋进的信念、志在必得的信心和永不停歇的脚步,全力把庆阳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现代文明城市。

 

 

当前:A4(2017年08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