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蜀兴川创城记·砥砺奋进的五年
——四川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巡礼

竹城全景
“贴上这个标志,孩子们就知道这是爱心送考的‘专车’。”高考前一天,大竹县客运站出口,开了十多年出租车的徐师傅将县出租车行业商会统一制作的“爱心送考车”标识,牢牢地贴在挡风玻璃右上角。这标志着大竹县出租车行业2017年爱心送考活动正式启动。8年来,竹城的哥的姐累计将1.28万余人次高考学子平安快捷地送到考场。许多私家车主也自发加入到送考的队伍中,志愿者搭起为考生和家长们提供免费解暑饮品的服务点,跳广场舞的老年人也自发停止了活动……在这场全社会的爱心接力中,市民的爱心义举温暖了竹城,同时也成为了大竹县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真实写照。
文明,不仅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一座城市的“脸面”。开启文明城市创建征程以来,大竹县委、县政府不断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明道德风尚教育,将文明的种子播进每个群众的心田。
2013年,大竹县委作出了实施“全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的决策部署;2014年起,一场建设繁荣时尚美丽和谐大竹的总动员,拉开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序幕;与此同时,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县等“八城同创”奋斗目标被响亮提出……竹乡大地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实践,全力催开文明大竹的异卉奇葩。
为了让文明充盈城市居民的共享空间,大竹县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推进宣传教育:以品牌践核心,持续深入打造“礼浴大竹”“德润大竹”“爱洒大竹”“雅兴大竹”“绿养大竹”五大主题品牌,从细节入手切实提升全民文明素质;通过报刊、电视及现代新型媒体强化宣传,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创建的浓厚氛围;开展常态性普法宣传,力争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人人护法;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狠抓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让文明风尚成为时尚;以书香育全民,推动全民阅读,营造“书香大竹”的浓厚氛围;深入强化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经营、文明餐饮、文明交通、文明出游、文明上网七大公共素养培育,引导居民形成讲礼貌、爱环境的良好礼仪。
与此同时,大竹县创建办通过部门联席会议,为创建工作建言献策、会诊把脉,针对城市管理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并开展精准帮扶,为城乡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进城务工人员、环卫工人、残障人士等送温暖、送关爱、送服务。
以文化人,以德润城。
立体化、交叉式、常态性的文明道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沐浴着每一个竹乡儿女,一曲“文明大竹”的磅礴乐章在大竹上空激情奏响,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实践,文明新风尚逐渐形成。今日的竹城,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人多了,过马路闯红灯的人少了,环湖大道上文明健身的人多了,大街小巷喝酒打牌的人少了……随处都可以感受到迎面吹来的缕缕文明清风,文明之花开遍了竹乡大地。